CNML格式】 【 】 【打 印】 
回鄉看變化:永嘉鄉村築起“家外之家”
http://www.CRNTT.com   2018-02-28 14:59:53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自離家讀大學起,已經很久沒有好好觸摸過家鄉的山山水水了。

  今年春節回家,手邊工作已完成得差不多,又恰逢這南方小城陰雨“放假”,陽光“上崗”,便想去老家溫州永嘉境內的楠溪江走走。

  楠溪江以溫婉雄奇的山水風光和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群著稱,記憶里去楠溪江游玩,看風景、坐竹筏、吃農家菜,一樣都少不了。“你那是‘老三樣’了。”同行的小學同學小陶笑道,“現在都流行在楠溪江找個精品民宿住上幾晚,回歸自然、放空身心。”

  “這倒是個新鮮事兒。以前住過村民開的家庭小客棧、鎮上的賓館,這精品民宿長什麼樣?”“說白了就是鄉土氣質再加上高端設施。”小陶給我科普的工夫,我們的車已來到了泰石村。

  泰石村本不是楠溪江流域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不過這兩年開業的一座精品民宿——悅庭楠舍,卻讓村子名聲在外,遊客絡繹不絕。

  眼前的悅庭楠舍原先是村里一棟廢棄的房屋,改造後有20多間客房。建築背靠青山,面朝稻田,遠方是一片竹子,楠溪江的一條支流在竹林後面緩緩流過。有山有水,卻又不顯山露水,藏於山水田園之間的建築很是契合耕讀文化含蓄內斂的氣質。

  “當初選擇在這兒經營民宿,既是喜歡楠溪江的耕讀文化,也看中了這裡旺盛的市場需求。”楠舍的設計師兼合夥人呂琨鵬介紹說,“這幾年,人們對旅遊的需求愈發多樣化。工作的壓力、城市的喧囂,讓越來越多城里人渴望在鄉村找一個‘家外之家’。真正融入鄉村,感受綠水青山的好生態,細細品味在地文化的味道,而不是走馬觀花看風景。”

  鄉村“家外之家”的理念在一些規模更小的精品民宿,浸潤得更加深透。我的朋友薌語(化名)花了整整3年在家鄉的凹頭村打造了民宿“薌邨鄰里”。薌語的民宿只有少數幾間房,民宿里的每一個物件都是她親手挑選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設施,但一定是最舒適的。讓每一個客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更能感受濃濃的鄉情和家庭的溫馨。”

  築好了“巢”,能引來多少“栖息之客”呢?從客房預訂率來管窺一二。悅庭楠舍開業僅兩年多,入住率已穩定在60%以上,趕上周末和節假日還得早早預訂。另一家在圈子里非常知名的民宿“墟里”,現有的兩個獨棟民宿項目入住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過年這幾天提前3個多月就訂出去了。”民宿合夥人胡珊告訴我,墟里團隊非常看好楠溪江鄉村生態旅遊的前景,他們的第三個民宿項目已經在穩步推進。

  精品民宿是鄉村旅遊消費升級的產物,它的出現也進一步帶動了鄉村的發展。今年50歲的黃麗雲是泰石村村民,在外打工多年的她兩年前回村,在楠舍當起了保潔員。“這裡掙的不比外面少。最關鍵的是在家門口就有工作,天天都能和家人在一起。”黃麗雲說,目前有20多名泰石村村民在楠舍工作。

  比起擺在家門口的就業,更重要的是村民觀念的改變和提升。“墟里”有定期的公眾開放日,供村民參觀。“村民們會覺得很驚訝,原來我們的老宅還能這麼改造,還能賣得了這麼貴的價錢呀?”胡珊告訴我,“現在很多村民都開始參與到生態旅遊中來。看到這樣的變化,我們覺得自己的事業很有價值。”

  來源:《人民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