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鄉土人才熱起來!浙江各地出招擦亮金字招牌
http://www.CRNTT.com   2018-05-07 10:42:01


紹興民間農技師沃小強查看蔬菜生長情況。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浙江在線訊,當注重引才日漸成為共識,不少地方忽視了土生土長又掌握現代科技知識或一技之長的鄉土人才,“招來女婿氣走兒”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如何讓這些對鄉土滿懷深情的人才“香”起來?近日,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在留住和培育鄉土人才方面,紹興、麗水、衢州等地各有招數,擦亮本土“金字招牌”,為農業農村發展積蓄力量。

  挖掘金子 鄉村發光

  午後,暖陽西斜。紹興市柯橋區湖塘街道香林村臨街的一個屋子裡,李小和手握一把雕刻刀,在一個雞蛋殼上緩慢滑動著。一旁,湖塘街道組織委員朱利虹正靜靜地看著。

  “今天來,主要是想聽聽作為一名市五星級民間人才,李老師對進一步深化民間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鄉村振興有什麼建議。”朱利虹告訴記者,為此,紹興已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各種基層座談和走訪調研。

  如何發揮鄉土人才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首先是要把埋沒在土裡的“金子”挖出來,認可他們的價值。幾年前,說起李小和,一些當地人只知道他是一名書法繪畫老師,當朱利虹第一次聯繫他了解“蛋雕”時,李小和很驚訝。“那一天,我在湖塘中心小學校長辦公室看到了李老師的蛋雕作品,就立即要了他的聯繫方式,當天就去了他家。”朱利虹說。

  而“民間人才”的身份,也讓李小和收獲滿滿:不少本地和外地的工藝品店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和李小和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開辦“李小和個人藝術展”。他還當選為市人大代表。

  “李小和”們的轉變源於紹興市幾年前開始實施的“萬人計劃”。據統計,目前,紹興按技能水平、影響力和知名度等,通過比賽、認證、評審等方式,共評鑒產生一星級至五星級民間人才119.6萬人,80%以上的家庭有成員獲得民間人才稱號。其中,通過星級晉升等方式選拔培養的五星級、四星級民間人才超1萬名。

  “人才不再是科學家、博士、碩士等高層次群體的專稱,技藝高超的理髮師、木匠、補碗工等都可被稱為‘人才’。”因出眾的苗木嫁接技術被評為民間農技師的沃小強說。

  在人人皆可成才的濃厚社會氛圍下,紹興市也在服務和管理上下了一番功夫。除發放證書、獎勵金外,紹興各地積極探索創業扶持、政策優惠、政治培養等方面的激勵措施,同時加大培訓力度、加快培育民間人才社會組織等,像柯橋區漓渚鎮花卉協會、上虞區長塘鎮民間吹打協會、越城區(高新區)稽山街道“吃講茶”協會等一大批社會組織,都為鄉村發展發揮了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