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舌尖上的安全”為啥總隔三岔五出現不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7 11:22:22


這幾天,火鍋那點事,讓杭州的吃貨們糟了心。
  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老碼頭、川味觀、渝香隆……連日來,多家杭州知名火鍋店被媒體曝光涉嫌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不少消費者不安。

  新華網報道,“舌尖上的安全”為什麼總是隔三岔五出現“不安”?記者採訪發現,除了監管不力、誠信匱乏等因素,部分黑心商家斬不斷的非法添加劑(物)情結逐漸浮出水面,成為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又一大誘因。

  在被揭露的火鍋店食品安全眾多黑幕中,有一條被稱為餐飲界的業內潛規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即高湯和添加劑不分家,甚至高湯就靠添加劑來兌。

  換句話說,我們在餐館吃到的“大骨高湯”、“營養高湯”有可能和我們傳統理解的依靠烹飪動植物提取的精華沒有任何關係,有的高湯甚至就是依靠非法添加劑滴水成湯。“‘牛肉湯’裡不含一滴真正的牛肉汁”。

  對於正規的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標準,國家是有著嚴格規定的:2011年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 中明確規定了嚴禁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複配食品添加劑,不得購入標識不規範、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肅查處超範圍、超限量等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近年來被曝光的問題顯示:一些店家要麼存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要麼存在違法使用來源不明、材料不規範的非法添加劑的行為。而這恰恰是中央政府明確下令要打擊的對象。記者認為,監管部門既要對餐館、酒店使用非法添加劑進一步加強監管和查處,也要從打擊生產、銷售非法添加劑的無良企業身上下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