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搶抓“互聯網+”機遇 杭州加快提升實體經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2 09:30:23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今年實施“機器換人”項目450個,力爭每個行業至少打造一個“智能工廠”或“智能車間”樣板;實現318家年用能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能源在線監測;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提升9%以上……31日,杭州市吹響提升實體經濟的衝鋒號,通過實施發展信息經濟、推進智慧應用的“一號工程”,搶抓“互聯網+”機遇,建立健全兩化深度融合工作體制機制,大力提升實體經濟。

  浙江日報報道,根據行動方案,杭州今年將大力推進智能製造,重塑杭州製造業新優勢,形成一批可複制的商用案例,在全省率先打造“智能工廠”樣板,爭取列入全國智能製造示範城市試點。全面實施工廠物聯網,今年重點在機械、冶金、輕紡等傳統行業實施30個工廠物聯網示範應用項目。加快互聯網與工業融合應用,以市政府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為契機,加快工業大數據開發利用。鼓勵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的企業實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同時抓好工業設計產業發展。

  傳統企業搶抓機遇,與新興產業融合,迎來發展第二春。曾經以電視機為主導產品的西湖電子集團,抓住與比亞迪合資合作的機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研發製造與傳統信息電子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實現了突破。去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公司銷售收入增長了47.83%;今年,僅新能源汽車生產的產值保守估計將新增60億元。

  不論塊頭大小,擁抱“互聯網+”,杭州已有不少可複制的樣本。力太科技成功研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工廠物聯網技術,並通過了中國工程院專家組的項目評審;蕭山服裝企業漢帛在2014年投入1000萬元用物聯網技術對生產車間做了全面改造,從設計到成衣生產,由以前的20天左右縮短到4至5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