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因村制宜綜合整治 推行垃圾資源化處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9 17:34:03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經過兩年多試點,浙江垃圾減量40多萬噸,減少垃圾運輸費用4500多萬元,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建制村覆蓋率已經達到98%以上,生活垃圾處理得到很好的解決。

  《人民日報》報道,減量化、資源化是城鄉垃圾的出路所在。經過兩年多試點,浙江垃圾減量40多萬噸,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建制村覆蓋率已經達到98%以上,全省建太陽能垃圾堆肥房1849個。

  浙江省金華市澧浦鎮瑣園村,67歲的村民嚴福築像往常一樣拎出了兩個垃圾袋,一個扔進了門口綠色的“廚餘垃圾”桶內,另一個放到了黑色的“其他垃圾”桶里。

  在村子里,家家門前都有兩個這樣的垃圾桶。將不同類別的生活垃圾扔進不同的桶里,正成為瑣園村村民的好習慣。

  很難想象,3年前瑣園村大部分村民還不知垃圾分類為何物。

  未來垃圾往哪運?減量化、資源化是出路

  有3萬多人的金華市澧浦鎮是中國著名的苗木之鄉。自2003年來,村里就曾推廣過“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模式:村民只需把所有垃圾都集中投放一處,自然會有人拉走。沒想到的是,這個模式10年後遇到了挑戰。據統計,金華市現有垃圾填埋場靜態估算僅可用5.8年,而新垃圾填埋場選址困難重重。同時,垃圾焚燒會增加二次污染,金華地處盆地,更不利於污染物擴散。

  從整個浙江來看,農村地區每天產生生活垃圾上千萬噸,一個繞不開的難題必須作答:未來垃圾往哪裡運?另一方面,在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占一半以上,這部分垃圾稍加處理就可當肥料還田。由此,2013年9月浙江省推行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試點,澧浦鎮為金華3個試點鎮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