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共浙江省委關於補短板的若干意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0 09:15:05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八八戰略”,推進落實“十三五”規劃,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討論了補短板的問題,並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自覺肩負“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新使命,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突出高質量、均衡性,拉高標杆,自我加壓,強化理念創新、工作創新、載體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努力補齊制約發展最關鍵、百姓需求最迫切、今後五年必須突破的短板,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確保實現“四翻番”,確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主要任務
  
  按照“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要求,從全局高度、發展眼光,以更寬視野、更高標準,查補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杆省的根本性、引領性、關鍵性的短板,抓綱帶目、精准施策、持續發力,重點補齊科技創新、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三大發展短板,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兩大民生短板,補齊改革落地這一制度供給短板,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和支撐。
  
  1.補齊科技創新短板。科技創新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是轉型升級的“發動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科技創新是需要補齊的第一短板。要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工程來抓,鎖定科技創新“第一方陣”目標,加快完善創新生態系統,著力破解科技創新“四不問題”,增加科技研發有效投入,整合創新資源,緊緊扭住科技成果轉化這一關鍵,全力推進創新大平台、大項目、大團隊、大環境建設,推動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的實質性飛躍,2020年全面建成創新型省份。
  
  挖掘企業潛力,激發民間活力,增強創新主體實力。優化創新政策和環境,充分調動企業家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培育一支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完善落實企業技術創新政策,鼓勵市縣設立創新引導基金、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達1.5萬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達5萬家。加強科研院所和企業重點研究院建設,推進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規上工業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兩個全覆蓋。加強科技基礎研究,推進創新型研究型大學和學科建設,加快省重點高校建設,支持各類高校特色發展,支持建設西湖大學、浙江工程師學院,發揮浙江大學等高校的創新引領作用,積極創建國家大科學基地。支持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加強軍民兩用技術研發交流,推進重點技術和產業“民參軍”“軍轉民”。
  
  建設創新大平台。強化杭州、寧波的創新極核功能,加快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高水平建設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支持寧波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支持嘉興、湖州等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環杭州灣高新技術產業帶和創新型城市群。加快科技城建設,提升發展高新園區。到2020年,實現工業強縣和產業集聚區高新園區全覆蓋,高新園區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加快眾創空間建設,讓大企業成為中小企業創新服務的平台,構築新型創新創業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