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潯:治水倒逼促轉型 循環農業興田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1 10:03:57


 
  在南潯區菱湖精鑫生態生豬飼養場,記者注意到,豬舍內鋪滿了pvc管道,污水通過管道進入收集池沉澱,再抽到固液分離機分離。幹糞作為有機化肥被運往附近的苗木基地,污水則通過沼氣淨化池厭氧處理,最終達到循環利用。

  “農場污水處理系統不僅讓生豬糞便基本達到零排放,還實現了‘豬―沼―漁―林―稻―蔬’的循環經濟養殖。”飼養場負責人介紹,這樣的循環系統每年可產生約100萬元的經濟效益。

  在南潯鎮適溪村,適溪水產精品園也嘗試著新的循環養殖模式。工人告訴記者,300畝水稻田里還飼養著10萬只龜鱉,實行稻鱉共生。田里的昆蟲成為了龜鱉的主食,龜鱉的排洩物也為水稻提供了營養豐富的有機肥。因為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稻米和龜鱉的品質都得到了提升,去年一經銷售便被一掃而光。

  眼下,南潯區正在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全區累計培育家庭農場107家,已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有效面積27.53萬畝,菱湖鎮射中村傳承千年的桑基魚塘、練市鎮申浩農莊畜禽排洩物資源化利用、朱家兜村果桑基地等9個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工程逐一落地,形成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清潔生產、桑基魚塘互利的全新生態鏈,也由純粹的“單打農業”走上了一條“農、工、文、旅”齊頭并進的產業發展之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