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長興、浙二共推三級“醫聯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2 16:08:16


 
  改革的關鍵是建立權責清晰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長興縣政府和浙醫二院之間就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合作關係。“給醫院管理者足夠的自主權,才能將省級三甲醫院的先進管理理念帶進來,推動人財物深度融合,突破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制度屏障。這一點,縣委、縣政府與浙醫二院不謀而合。”長興縣委書記周衛兵說。

  徐翔初到長興時,先做了兩個月的院內調研。“醫院技術力量不足、發展乏力,員工積極性不高,對院內改革,觀望者遠比支持者多。”徐翔說。

  調研後,在浙醫二院領導和長興縣委、縣政府的雙重支持下,徐翔明確了“建立安全、高效、人文、和諧的高品質醫院”的目標,開啟大刀闊斧的改革。

  推進人事制度革新,建立“能者上”的良性機制。同時,院長年薪制、中層年薪制、績效考核制、全員聘任制、編制備案制、職業年金制、工資總額制、首席醫生制、財務監督制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相繼出台。

  建立專家工作站。依托浙醫二院醫療資源,長興分院迎來了浙醫二院心內科等12個臨床科室的教授級專家開設工作站。

  2016年,掛牌周年之際,浙醫二院與長興縣人民政府再次簽訂深化醫療合作協議書,進一步明確每周下沉專家不少於30名,並著手在組織框架、管理模式和考核評價體系等深層次問題上,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分級診療要求的醫療聯合體。
長興縣人民醫院的改革大幕徐徐拉開,推動著省、縣、鄉(社區)醫療資源的上下聯動,真正實現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名醫”。

  長效化造血機制 盤活基層醫療資源

  “家門口就能看省城專家,我這心裡甭提多踏實了!”

  在長興縣人民醫院名醫館內,退休教師宋女士再次見到了浙醫二院“下沉”長興的內分泌專家王永健。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兩年前身體出現不適,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去湖州、杭州大醫院跑了好多次,病情雖好轉,可著實折騰。

  “現在好了,我稍有不適直接就來縣醫院找王醫生。”

  85歲的趙大爺有著與宋女士相同的感受。趙大爺受心絞痛困擾兩年多,他和子女都沒想到,不出長興就能請到浙醫二院心內科副主任孫勇主刀,做了對技術、設備要求極高的“冠狀動脈造影術”。

  在全省“雙下沉,兩提升”工作推進中,許多省級醫院採取集中式下派專家的方式,專家長期駐扎基層,時間為半年或一年,結束後再派另一批專家。“集中式下派,在短時間內可快速提升基層醫療水平,卻形成不了長效機制。”對如何讓專家不僅“沉得下來”,更“待得長久”,王建安有著深刻的思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