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衢州:開化金融“點綠成金”
http://www.CRNTT.com   2018-02-07 10:47:39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1月31日傍晚,地處衢州開化縣音坑鄉姚家村的“紅窑裡”燈火通明,餐飲部負責人胡燕萍正和服務員忙著張羅遊客的晚餐。

  “紅窑裡”的前身是一座經營了近30年的磚窑廠,2015年,原磚窑廠幾位股東經過合議後籌資1600萬元,準備將磚窑廠華麗轉身為藝術主題的精品民宿。

  當初在收到“紅窑裡”項目業主貸款申請辦民宿時,開化農信聯社決策層曾有過不同意見:業主跨界經營經驗不足,萬一轉型失敗怎麼辦,我們貸出去的款不是“打水漂”了?在經過實地考察、反覆論證後,該社決策層最終統一了認識:這種轉型是開辟綠色發展之路,有前景、有創意,理應扶一把。該社及時給予優惠利率的150萬元“民宿貸”。

  扶持綠色發展他們早有底氣。當年,坐落在百里黃金水岸線音坑鄉下淤村段的“漢唐香府”傳統文化體驗館,就是他們搶救的。2014年,“漢唐香府”團隊投資1500萬元,將下淤村一座廢機埠打造成集“香、茶、畫、琴、書”為一體的“漢唐香府”體驗館,一時風光無限,年接待遊客13萬人次。可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的“6.24”洪災,“漢唐香府”設施幾乎全毀。為迅速開展災後重建,“漢唐香府”向開化農信聯社提出貸款申請時,也有不少爭議。最終,他們還是按照基準利率,向“漢唐香府”發放災後建設扶貧貸款170餘萬元,救活了體驗館。“我們看中的是文化產業和旅遊休閑產業的發展潛力。‘漢唐香府’這幾年踐行的綠色發展,合我們的綠色金融改革目標。”開化農信聯社副主任王洪祥說。

  有了扶持綠色發展成功的經驗,他們扶持“紅窑裡”的膽子就放開了。事實證明他們的決策是對的。“紅窑裡”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營業額360萬元,還解決了100餘人的就業問題,成為開化縣鄉村旅遊的一張“金名片”。

  “開化是個好地方”,綠水青山皆財富。為更高質量建設錢江源“大花園”,讓“好地方”更加出彩,開化縣借衢州市創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東風,加快綠色金融改革步伐。相繼成立了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建立“綠色資金風險池”、設立3億元規模的產業引導基金、開展“一點碳匯點綠成金”開化專項計劃試點、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在工業40條裡專門出台金融扶持政策及企業上市掛牌、直接融資優惠政策等,旨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