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嘉興桐鄉“互聯網+醫共體”的夢想觸手可及
http://www.CRNTT.com   2018-05-23 15:31:59


 
  “醫共體”建設要切中百姓需求的痛點、難點。據統計,現有的遠程診療主要以遠程會診為主,而且是以“醫共體”內基層醫療機構向上級醫院專家提出預約申請為主。而今後,遠程診療模式將不再如此單一,將涉及遠程普通門診、遠程會診、遠程查房、線上名醫工作室等多種形式,還會增加醫共體內部的遠程診療頻次。

  據了解,“醫共體”內專科團隊進行固定排班,值守遠程普通門診;桐鄉市皮防院將面向全市開設皮膚病遠程診療專科,接受患者線上就醫。遠程會診則將由各醫療集團牽頭醫院轉診辦公室安排專家醫生接受定期會診預約。遠程查房主要由市級醫院專家面向基層醫院開展網絡教學查房。線上名醫工作室則由市級醫院專家所在團隊面向全市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醫療幫扶。

  “以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中醫醫院3個醫療集團為單位,我們正在規劃一張遠程診療‘就診表’,不久後就將成為現實。”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各個醫療集團將派出專家團隊深度參與各類遠程診療,進一步利用好專家資源,優化醫共體內的資源配置。無論預約就診、定期門診、遠程會診、網絡團隊會診、網絡教學查房等,市民就醫將變得更加方便,看上專家也不再那麼難。

  “醫共體”內健康大數據“加速跑”

  讓百姓就醫“少跑腿”

  遠程診療是一種就醫形式,也是建立在醫療資源共享的基礎上的一種服務延伸。很難想象如果參與遠程診療的專家沒有患者的基礎檢查報告或者影像資料該怎麼開展診療服務。事實上,“醫共體”的意義在於一個“共”字。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醫共體”就是要實現健康大數據的“加速跑”,從此百姓就醫“少跑腿”。也就是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百姓的健康數據能夠讓全市的臨床醫生、公共衛生醫生、百姓等多方實現共享。

  4月底的一個夜晚,家住河山鎮的倪翠和老人摔了一跤,導致左腿股骨根部嚴重骨折,在石門鎮中心衛生院接受了拍片檢查。但由於病情嚴重,她很快經“醫共體”內綠色通道轉入市一院接受進一步救治。在接到患者的第一時間,市一院骨科醫生就從電腦系統內調閱患者在石門所拍攝的影像檢查資料,無需讓患者重複檢查。根據拍片檢查,專家診斷這名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如今,患者已經完成手術,順利出院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