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省26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全記錄(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1 11:09:06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2001年至2014年,浙江淳安等26個欠發達縣生產總值從641億元增加到4026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財政總收入從47億元增加到475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15年來,26個欠發達縣爬坡過坎,發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浙江日報報道,成績的背後,無不傾注著歷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關愛和有力扶持。新世紀以來,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戰略,把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放到突出位置,浙江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議每年專題研究欠發達地區尤其是重點欠發達縣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建立和完善省委常委、副省長聯繫欠發達市縣工作制度。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浙江省先後制定了浙委[2001]17號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實施了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山海協作工程”、“低收入群眾增收行動計劃”、“重點欠發達縣特別扶持政策”、“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等一系列幫扶舉措,基本形成了涵蓋轉移支付、生態補償、山海協作、異地搬遷、結對幫扶等扶持體系,扶持範圍不斷拓展、力度不斷加大。
 
  2011年,為加快重點欠發達縣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浙江省委、省政府啟動連續兩期(每期3年)的特別扶持政策,對文成等12個重點欠發達縣(市、區)給予重點扶持。
 
  大多數發達市縣也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幫扶政策。
 
  這些政策涉及欠發達地區發展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浙江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的階段性的政策體系,為欠發達地區趕超式發展插上了翅膀,推動全省走出了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條件下城鄉統籌、區域協調、共創共富的發展路子,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
 
  2002年,浙江成為全國第一個沒有貧困鄉鎮的省區;2007年,欠發達鄉鎮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500元, 80%以上的欠發達鄉鎮農民人均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26縣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超過全國縣級平均水平,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