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去年浙江“零土地”技改總投資近2千億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7:23:34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鼓勵企業在不涉及新征建設用地的前提下開展技術改造,浙江省在全國率先提出並推進工業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

  今日早報報道,4月28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相關改革情況通報會。

  據統計,2014年全省工業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7143項,總投資1839.5億元,占全省工業的投資23.3%;2015年一季度,全省各地備案“零土地”技改項目318項,項目總投資95億元。

  此次改革的“亮點”和主要特點何在?省經信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凌雲介紹,“政策抓住簡政放權這個關鍵點,對‘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實行審批目錄清單管理。”

  也就是說,對於清單以外項目,企業向經信部門立項備案後,可同時向節能、消防、環保、建設(規劃)、安監、氣象等部門辦理承諾驗收手續。“提高了辦事效率,充分尊重並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投資積極性。”

  政策還明確了改革實施的基本規則,包括政策適用範圍、項目辦理流程以及相關的17份表單,開通了企業項目立項備案的網站,對項目辦理時限也做了具體規定。

  改革提出了分類驗收和監管的要求。根據實際,並本著方便企業的原則,政府部門開展分類驗收,對企業負責的單項驗收(如環保、建設規劃事項、安全生產事項),由企業自行完成後向主管部門報備,部門據此加強日常監管;對需要在試生產前開展驗收的事項(如消防事項),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單項驗收;對需要驗收前形成監測報告的事項(如節能事項),企業在申請驗收前完成監測;對其他類事項採用集中驗收,涉及承諾事項的部門參加驗收,不涉及或已完成單項驗收的項目,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不參加集中驗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