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義烏成瞭望全球的窗口 每年上千億中國製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1 18:12:00


 
  一開始,希拉里與特朗普兩方的訂單都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朗普一方的訂單開始慢慢增多。到9月15日至9月30日,迎來了一個高峰期。美國大選加上中國國慶,恰是大量需要旗幟的時候,工廠每天7點上班,晚上10點半才能下班,一天就生產一萬多面旗幟。

  “特朗普的訂單多,生產不過來,所以希拉里的訂單我就沒有再接了。”姚丹丹解釋了關於“希拉里有訂單都不做”的原因。

  整個大選期間,他一共接了20單特朗普旗訂單,五六種不同樣式的印有特朗普名字和競選標語的圖紙,從大洋彼岸發過來,變為了印染廠里的設計調色小樣,送上印染機,成批地運到旗幟加工廠。在這個低矮的廠房里,工人們手起手落,成批的旗幟被定位線分割開來,再成垛抱到縫紉機旁壓線,釘銅環,最終變為十幾萬成品,裝箱打包。

  姚丹丹與妻子分工明確,他在外招攬生意,照看印染廠的進度,妻子在廠里抓生產。外國客戶要求高,質量要好,不能掉色,姚丹丹給記者展示了一批退貨的美國國旗,僅僅是因為國旗最下面一條壓線不夠齊。“放在你面前,你能看出來嗎?”他把旗幟攤在桌面上招呼記者近前去看。

  這不是姚丹丹第一次接觸選舉旗幟的生產。從2006年開旗幟廠到現在,姚丹丹的佳豪旗幟廠成為了這一行的大戶,馬來西亞、坦桑尼亞、美國等不同國家的選舉旗幟訂單,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匯聚到這裡。憑著做旗幟,他認識了100多個國家的國旗,美國50個州的州旗也認識十幾個。據他估計,此次美國大選,中國出口的助選旗幟,至少有40%是他生產的。

  姚丹丹告訴北青報記者,其實希拉里的旗幟,各家生產量都不大,旗幟算是面料加工里比較冷門的分支,圈子很小,今年大選以來,偶爾姚丹丹和同行們討論起加工數量來,發現大家大部分做的是特朗普的旗幟。“我們就討論,可能希拉里的旗幟在印度生產比較多?不是太清楚。”

  因了生意的緣故,他漸漸關心起國際政治來,生意不忙的時候就瞅幾眼國際新聞。“2008年奧巴馬競選總統,那時候選舉旗幟訂單就不多。那場競選我感覺就像是順理成章的。”姚丹丹說。

  每個人都是預言家

  實際上,並不是只有姚丹丹一人成功地“預測”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在義烏,這似乎成為了一種“本能”。和許多不同品種的商品一樣,姚丹丹的旗幟,大部分流向了義烏,等待著下一環節的驗收,成為龐大的產業汪洋中的一滴水。

  精明的商人們依據水的流向來判斷未來的生產與銷售趨勢,互聯網時代才興起的“大數據”概念,早已在這裡以一種簡單的形式應用起來:幾乎與姚丹丹同時走紅的,浙江金華一家橡膠工藝美術廠,本是同時接到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面具訂單,但隨著特朗普的面具訂單已超過50萬張,遙遙領先希拉里,橡膠廠老板主動加大了特朗普的面具生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