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發饒:集聚希望之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7 11:17:38


 
  幾張泛黃的舊報紙,見證了張發饒的輝煌。獨立完成了日本國家大型項目的子項目,研究所還專門為他和他所帶領的團隊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日本著名的產經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都做了大篇幅的報道,這也讓張發饒迎來了事業的又一次巔峰期。

  赤子歸來勇拓新途

  國外優越的工作環境,高額年薪,打拼多年,張發饒早已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富足生活。然而生活圓滿的張發饒卻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2001年,寧波有關項目負責人來到大阪,希望能招攬留學生回國創業。兩人一拍即合。對!回到祖國去,創辦屬於自己的事業!

  次年,懷揣著一顆報國的赤子之心,張發饒結束了多年的“海漂”生活,回到國內,在寧波北侖落地生根。當被問及為何會選擇北侖作為事業的起點而不是家鄉南康時,張發饒表示:“寧波是中國塑料之都,汽配等產業十分發達,又有完整的石化產業鏈,這都是潛在的市場和機會,只要精耕細作,潛能就會激發出來。”

  “每年成長30%,持續成長30年,成為世界一流的新材料企業。”這是公司樓梯拐角處掛著的遠景規劃。這條路,“能之光”已走過了三分之一。

  “目光短淺”,有時也是好事。從高分子相容劑和工程塑料增韌劑做起,穩扎穩打,“能之光”慢慢成長起來,步履緩慢卻堅實。如今,年僅“十二歲”的“能之光”已是省級工程研發中心,同時也是博士後工作站。今年已有3位博士後來此工作。“以人為本,備用結合,唯才是用,任人唯賢”是張發饒信奉的用人之道,“能之光”的成功,與這支有海內外高級科技人員組成的高素質、年輕化創新科研團隊的努力密不可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