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製造” 一個製造業大省的自我突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2 12:16:29


 
  胡海鵬不知道這個密度的意義所在。他是浙江台州一個小工廠的老板,廠裡為某品牌電瓶車生產零件。他的經營淨利潤已經連續3年沒有超過10萬元,幾次試圖轉讓,卻無人願意接手。“加工一個零件能拿到5毛錢,4個工序,從半成品到成品平均需要30分鐘,加工工價也是別人說了算。”他說附近有很多家像他這樣的工廠,大部分境況和他一樣。

  胡海鵬們正處在最為低級的生產階段——OEM(產品部件代加工)中。OEM,一度風行浙江大地:寧波90%的小家電、平湖95%的服裝、慈溪90%的燈具、義烏80%的玩具都是OEM。它沒有品牌,科技含量低,缺乏競爭力,生產行為本身的附加值十分廉價。

  到底廉價到一個什麼程度?我們可以選取浙江企業的幾個視角:從大企業水平看,2013年浙江省入圍中國500強企業44家,不如江蘇(48家)、山東(46家),這些企業的營業收入金額共計24263.81億元(廣東41家入圍企業的營收約36940億元);品牌價值上似乎更加不能多提:2013年,浙江省品牌價值最高的是“娃哈哈”,它的價值是201.61億元——只有“華為”或者“海爾”的1/5!

  而浙江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品牌價值之和為1330億元——尚不足可口可樂公司的1/3。

  “浙江製造”不能再想用就用

  2017年營收總額力爭超5000億

  王青,浙江省質監局質量處處長,最近的市場消費變化讓她震驚。她說,去年國內出境人數超過1億人次,境外消費達到1萬億人民幣。今年甚至還出現了中國消費者到日本瘋搶馬桶蓋、電飯煲,春節期間中國遊客在日本的購物消費近60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