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麗水鬆陽縣的“精准脫貧”模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3 07:50:02


 
  目前,一個“民宿熱”在鬆陽興起,有24個村莊100多戶農民或自己創辦,或將民居租賃給鄉賢、民企改造民宿,興辦旅游。有十多個村與開發商簽訂了整體保護開發協議。全縣直接參與民宿休閑旅游的有3000多人,帶動農民配套服務的2萬多人,其收入惠及家庭人口約8~10萬人,占了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強。楓坪鄉沿坑嶺頭村處於偏僻的高山山嶴,離縣城開車也需要一個多小時路程。過去由於山高路遠,這裡的村民很貧窮,許多人被迫出去打工。縣裡也一直計劃把山上300多人遷移到山下,由於資金、土地等諸多因素制約一直遷不下來。激活古村落,發展旅游業思路確定後,當地幹部群衆腦洞大開,他們發現自己村莊既有古祠堂古建築,錯落有致,非常有層次感,還有漫山遍野的柿子樹,每到秋季層林盡染,這就是自家的財富啊!鄉村幹部帶頭利用破舊民居改造成名叫“柿子紅了”的民宿,通過互聯網招商,一時名聲大振,畫家、攝影家、背包客、驢友紛至沓來,床位費賣到400~500元還“一床難求”。活生生的事實讓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有12戶人家跟進開發民宿,其他村民則提供蔬菜、水果、雞蛋等農副產品,2015年他們共接待了6萬多名各類游客,總收入160多萬元,平均每個村民增收4000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畫家村”。

  在保存古建築古村落等物質遺產的同時,鬆陽縣還非常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那些農耕文化的生產生活方式、鄉村風俗民情、婚喪喜事、族規戒律等都成了文化傳承和景觀環境元素,被注入民宿建設之中和旅游開發內容。他們收集了幾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縣城舉辦了非遺博物館,還通過民間自發、政府補助等各種形式,複活歷史上傳統的民間風俗,如竹溪的擺祭,平卿的成人禮,石倉的板凳龍……等,由於有了這些多彩厚實的文化內涵,鬆陽的古村落“活”了起來,旅游資源得到極大豐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僅今年元宵節的竹溪村大擺祭,小山村就迎來兩萬多游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