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美國挑起中美貿易爭端不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1 10:01:53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美國向世貿組織提出兩項針對中國的貿易訴訟,分別指責中國打擊盜版不力和限制美國電影、音樂和圖書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美方的做法,無視中國近年來在打擊盜版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及美中文化貿易的巨大順差,刻意挑起中美新的貿易爭端,將嚴重損害中美在經貿領域業已建立的互信基礎,使中美經貿前景蒙上陰影,並最終影響美國商界以及人民的利益,是極其不智的行為。

  社評說,美國指責中國打擊盜版不力,完全違反事實。中國政府打擊盜版的態度一直非常堅定,打擊力度也在持續不斷地加大,成績有目共睹。為了展現保護知識產權的誠意,繼去年底國家版權局與美英簽署了《關於建立網絡版權保護協作機制的備忘錄》,專門加強對美英兩國電影、書籍、軟件等文化產品的保護後,不久前國家保護知識產權辦公室又專門公佈了《2007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準備從立法、執法、審判等十個方面,全方位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為保護產權人的利益,更是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內在需要。但中國畢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有一個過程,並非單純依靠打擊就能奏效。美國以發達國家的標準來審視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水平,看不到中國為此所付出的努力,甚至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顯然是不公平的。

  在文化產品貿易方面,中國每年進口的出版物總額超過1.5億美元,出口則僅有2000萬美元。其中,從美國進口的影片佔總量40%以上,中美之間的圖書貿易逆差高達100:1。因此,美方指責中國限制美國電影、音樂和圖書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更是本末倒置,混淆視聽的說法。

  社評指出,美方近來不斷挑起中美貿易爭端,頻頻在人民幣匯率、出口補貼等問題上向中國發難,表面上看來是美國對不斷擴大的中美貿易順差感到不滿,但從本質上來說,則是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貿易問題政治化的結果。由於傾向代表美國中小企業與勞工界利益的民主黨控制了參眾兩院,再加上2008年總統大選的臨近,美國政壇出現打中國貿易牌以撈取選票的動向。當然,從短期來說,由於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將於下月舉行,美方在此前夕接二連三挑起貿易爭端,亦有趁機向中方叫價以爭取更多談判籌碼,撈取更多利益的考慮。

  近年來,中美經濟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惠互利關係。中美貿易不僅使得美國人民享受大量從中國進口的價廉物美的商品,而且使美國得以維持多年來少見的經濟持續發展、通脹保持低企的難得局面。假如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遭受沉重打擊的,既包括美方自身,亦包括日益受惠於“中國引擎”拉動的全球經濟。人們希望美方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中美貿易糾紛,在看到中國存在問題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近年來在解決這些問題上的努力和進步,不要動不動將這些問題當成威脅、壓制中方的理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