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沛阿旺晉美:從達賴代表到國家領導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4 09:01:03  


 
西藏和平解放的首席談判代表:締結歷史性的《十七條協議》,毛澤東說“你們辦了一件大好事”

  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方針的感召下,西藏地方政府終於改變了態度。1951年2月,達賴喇嘛和噶廈任命阿沛.阿旺晉美為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權代表,和另外4位全權代表赴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進行和平談判。阿沛-阿旺晉美出發前,給達賴喇嘛寫報告,要求明確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同意人民解放軍進藏,談判才能成功。

  1951年4月初,阿沛.阿旺晉美等3位代表抵達重慶,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鄧小平接見並宴請了阿沛一行。多年以後,阿沛回顧說:“他是我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夕見到的第一位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的高級領導人。儘管我們是在相互完全陌生的情況下見面的,但是這次最初見面,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坦誠親切的談話,認真具體地解釋中央對西藏的方針政策,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對我當時在相當程度上消除疑慮、增加和談成功的信心,以及後來轉向革命、走上革命的道路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一直把他看作是我投身革命的第一位引路人。”

  4月22日,阿沛和另外兩位西藏代表到達北京,朱德副主席、周恩來總理親自到火車站迎接。4月28日晚上,周恩來總理、李濟深副主席、陳雲和黃炎培副總理等宴請西藏和談代表。5月1日,阿沛.阿旺晉美被邀請參加五一勞動節慶祝活動觀禮。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了他,親切地說:“歡迎你們到北京來,我們是一家人,家裡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就能辦好。祝你們談判成功。”毛主席的接見對消除分歧、取得共識、談判成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從4月29日起,以阿沛為首席的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5人同以李維漢為首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4人就和平解放西藏事宜進行談判。在具體談判過程中,雖然在個別問題上發生過比較激烈的爭論,但總體上始終是充分民主、友好交談、反覆協商的氛圍。最後雙方代表在各項問題上完全達成了一致意見,於 1951年5月23日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

  《十七條協議》簽訂後,毛澤東主席在5月24日晚舉行宴會,隆重熱烈地祝賀談判圓滿成功。宴會前,毛主席親切接見西藏地方政府全體談判代表,發表了簡短而深刻、親切而嚴肅的談話。他說,你們辦了一件大好事,簽訂了一個好文件。寫在文件上的好事,不等於實際的好事。要變成實際的好事,還需要做很大的努力,需要有耐心,需要說服更多的人和你們一起努力。

  當阿沛.阿旺晉美同進藏解放軍主力部隊十八軍軍長張國華將軍一道,帶著《十七條協議》正式文本,從北京返回西藏途經重慶時,鄧小平又一次會見了他們。在祝賀談判成功的同時,鄧小平明確指出,今後貫徹執行《十七條協議》,落實各項條文,還會遇到許多阻力和困難,要有耐心,有些事要慢慢來,不能急於求成。他還叮囑阿沛.阿旺晉美,今後工作中遇到困難可以多同張國華等人商量,還可以給他寫信,他能幫的事一定幫。

  擔負自治區籌備及成立歷史重任:親歷一場場尖銳、複雜、激烈鬥爭,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傾,主心力

  從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到1959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奉命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歷經8年時間;而到1965年自治區正式成立則又經過了 6個年頭。圍繞全部實現《十七條協議》,包括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進行的一系列十分尖銳、複雜、激烈的政治鬥爭,以至最後的武裝較量,實質是兩種政權、兩種社會制度之間長達8年的碰撞。在此期間,阿沛.阿旺晉美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西藏社會的變革,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1952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成立時,中央軍委任命阿沛.阿旺晉美為西藏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他時刻關心駐藏部隊的生產和生活,與部隊保持緊密聯繫,在鞏固國防、保衛邊疆的工作中,作出了應有貢獻。

  與此同時,阿沛.阿旺晉美以維護和貫徹執行《十七條協議》為己任,自覺地通過各種方式在貴族官員和各階層人士中宣傳協議,發展壯大愛國力量。可是,走向和平解放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1952年初反動組織偽“人民會議”公開進行非法活動,公開反對《十七條協議》,提出要解放軍撤出西藏。3月31 日,偽“人民會議”煽動1000多名“藏軍”和流氓、無業游民,武裝包圍了中央代表駐地,要求遞交“請願書”。在拉薩街頭,武裝分子遊行示威,呼喊反動口號,鬧得人心惶惶,商店關門。有些武裝分子公然開槍挑釁,阿沛家的窗戶玻璃被打碎。面對危局,阿沛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反對騷亂,維護安定,全力支持、配合中央代表和軍區領導,按照中央指示,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政治原則,力爭用和平方式平息這一事件。他態度積極,方式靈活,發揮了既是西藏地方政府的噶倫又是西藏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的雙重身份的優勢,夜以繼日地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勸說其他噶倫維護《十七條協議》,同偽“人民會議”劃清界限;另一方面深入了解掌握偽“人民會議”的活動情況,隨時向中央代表和軍區領導反映,採取應對措施,避免陷於被動。經過多方努力,5月1日,偽“人民會議”被取締,他們的非法活動以失敗而告終。

  1954年,阿沛同西藏的其他代表一起,赴北京出席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這是西藏人民代表第一次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在這次會議上,阿沛當選為國防委員會委員。

  1954年11月4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籌備小組正式成立,阿沛.阿旺晉美成為這個籌備小組的成員之一。經過多次協商討論,籌備小組於同年年底向國務院提交了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具體方案的工作報告。

  1955年3月9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第七次會議,專題研究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及西藏有關事宜,通過了《國務院關於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決定》。同年9月20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籌備處在拉薩成立,阿沛.阿旺晉美被推選為處長。經過籌備處全體人員近4個月緊張有序的工作,各方條件均已成熟,中共西藏工委報請中央同意,決定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於1956年4月22日成立。

  為慶祝西藏自治區籌委會的成立,中央派出以中共中央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為團長的規模龐大的代表團,萬里迢迢,跋山涉水,到西藏進行祝賀和慰問,拉薩僧俗人民3萬多人熱烈歡迎中央代表團。

  自治區籌委會成立後,在用和平方式改革舊制度、改造舊政權,並且推動西藏地方政府和西藏領導人自動地去進行這些改革和改造中,阿沛.阿旺晉美進行了勇敢的嘗試。他在籌委會籌備處的工作中處理了大量人事工作,安排舊政權的大批官員在籌委會和直屬機構及下屬機構中擔任各種職務,通過對舊官員的改造達到對舊政權的改造。他還擔任學習委員會主任,領導在籌委會系統工作的舊官員學習政治理論和時事政策,參加籌委會派出的各種工作組,接近群眾,體驗生活,轉變作風。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許多舊官員的思想和作風有了明顯變化,中央堅持和平改造的政策初見成效,這使阿沛感到由衷的欣慰。

  樹欲靜而風不止。1959年3月,西藏上層反動集團在拉薩發動武裝叛亂,阿沛.阿旺晉美不顧個人安危,設法向達賴喇嘛送去了中央駐藏代理代表譚冠三和他本人的數封信,為爭取達賴喇嘛盡了最大努力。同時,他及時安排上層愛國人士搬往機關內部,保護了他們的生命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