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最富爭議”到一邊倒支持 仇和做了什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3 17:24:16  


 
  得到超乎意料的高支持率

  不少學者都試圖解讀仇和這種“越爭議越升遷”的現象。

  解讀認爲“仇和現象”起碼有三點積極意義:第一是走出了“改革家無好下場”的怪圈,說明社會環境和用人制度更理性更寬容;

  其二是否定了“陰暗面放大效應”,也就是說仇和是“功遠遠大于過”,對于改革者來說,要允許其試錯,要用結果檢驗,而不應該揪住細枝末節不放;

  其三,仇和現象折射出中央一種新的積極的用人導向——寧用敢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爭議”幹部,不用“寧肯少幹事,甚至不幹事、千萬別出事”四平八穩的“誤事”幹部。

  仇和此次高調入滇,細心的人發現,雖然是從經濟發達省份江蘇調往欠發達的雲南任職,但職務中却有了升格。

  仇和在江蘇擔任副省長,但幷不是“省委常委”,而就任昆明,雖然也是“副省級”,但却多了“省委常委”職務。在中共黨委領導、常委負責的政治體制下,這一職務的任命無疑寓意深遠。

  而且,仇和如今主政經濟總量占雲南全省1/3的省會城市昆明,無論從施政平台還是决策影響力的層面看,意義也非同一般。有分析人士認爲,“强勢人物擔當邊陲省城一把手,這是中央要加强地方治理的决心體現”,“仇和的政治前景已不言而喻了”。

  入昆兩月,現年51歲的仇和幹勁十足。從其下車伊始極力推行新政的强勢作風看,可見其心氣之高、底氣之足、眼界之寬。如今在大小會議上,他也常說,“昆明是雲南的昆明,也是中國的昆明,更是世界的昆明。”

  而仇和此次入滇推行的改革,從民間反應看,已經與當年在沭陽、宿遷改革時大有不同。

  當時幾乎是仇和一個人在奮力拖著沭陽、宿遷往前走,他孤獨且自負。

  而今天的昆明,對于仇和新政的推行,竟然是出乎意料地上下齊心,老百姓更是叫好加油,仇和顯然已不孤獨。對于這位曾是全國“最富爭議的市委書記”,期待昆明騰飛的人們更多的是寄予厚望——

  “公道所以大膽,自己先苦所以敢讓屬下有壓力!應該提拔這些在艱苦地區有卓越成就、公正廉潔的官員,昆明的百姓可以等待驗證。”

  “破鼓須用重錘敲,昆明的貪官們該肝兒顫了!”

  “盡管仇和身上有一些獨裁的成分,但現在不鐵腕根本無法打擊貪腐,支持這樣的有魄力的官員!”

  “希望在仇書記任期能看到一個碧綠的滇池!”

  這種民衆對一個副省級官員的超乎意料的高支持率,可能給予當事人仇和的,是動力,更是壓力:昆明會因他而再次騰飛嗎?

  也許,從仇和入滇那天起,有很多人,就已開始等待問題的答案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