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鏡頭: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將領的搖籃
http://www.CRNTT.com   2019-09-18 00:24:23


陸軍軍官學校舊址(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郭至君)(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軍校,創辦於191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停辦於1923年,校址前身為清朝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2006年5月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被國務院批准成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1901年11月,李鴻章病逝,袁世凱到保定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小站的練兵教員根據《辛丑條約》不准駐扎天津附近,於是亦移至保定。1902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保定東關外創練常備軍(新軍)並設軍政司(旋改督練公所),下設兵備、參謀、教練三處,分別由劉永慶、段祺瑞、馮國璋任總辦。5月,經袁世凱奏准,在保定東關外開辦“北洋行營將弁學堂”,由馮國璋任總辦(即校長)。1903年2月袁世凱奏請開辦陸軍小學堂、陸軍中學堂、兵官學堂、陸軍大學堂,進行正規軍事教育訓練。1903年於保定東關外,建成“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1912年袁世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任命段祺瑞為陸軍總長,當年七月,經陸軍部批准把陸軍預備大學堂搬至北京,並更名為陸軍大學。10月,於保定原址開辦陸軍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為段祺瑞親信趙理泰。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兩廣、兩湖、江西、安徽、江蘇、福建及四川等省籍的軍校學生,利用軍校放暑假期間,紛紛跑到江西等地參加反袁作戰直到3月底才輾轉返校。

  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直系軍閥將投降後的皖系第十五師官兵收容在保定軍校內,由於未能及時得到軍餉,十五師官兵發生嘩變,將軍校洗劫一空,並縱火焚燒了校舍房屋。曹錕派兵前來鎮壓時,又趁機掠走步槍2000支,騾馬300匹。以致學校無法複課。1923年8月保定軍校停辦。保定軍校停辦後,曹錕在漕河辦的講武堂移至軍校舊址。曹錕倒台後,該講武堂停辦,軍校先後成為直系、奉系、國民黨等軍隊的兵營,每換一次防,校舍便遭一次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這裡成了日本侵略軍在保定的重要基地。

  保定軍校之所以中外聞名,與人才輩出及對中國近代史影響之大分不開。僅民國改元後十一年的畢業生,即達6553人。其中不少畢業生成為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如葉挺同志是我黨著名的軍事將領,在北伐戰爭中他率領的“鐵軍”使敵人聞風喪膽,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軍長。趙博生、董振堂烈士,是寧都起義的著名領導人,趙博生同志曾任紅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參謀長,董振堂同志任紅五軍團長,先後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地下黨員、原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副司令長官張克俠和何基灃同志,在淮海戰役的緊要關頭,分別率領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火線起義,為順利地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還有何柱國、王長江等同志,也都為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該校的肄業生季方同志在辛亥革命中曾任北伐軍敢死隊排長,又投入討袁戰爭,解放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

  此外,鄧演達、耿毅、劉越西、陳銘樞、吳藝五、劉汝賢、周季展、李競容、周思誠、商震、王法勤、黃曦、沈濤、王紫齋、劉建藩、倪德勛、張文、童保暄、張璧、甕巨卿、安溯顔、劉耀奎、錢鼎和陸軍速成學堂的方聲濤、呂公望、林知淵等,都曾投身於辛亥革命和討袁戰爭。還有不少人經過曲折的道路後,又投身於革命陣營,如張治中、傅作義、陶峙岳、楚溪春等。軍官學校畢業的、在軍政屆任要職的白崇禧(國民政府國防部長)、陳誠(國民政府參謀總長)、李樹春(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參謀次長)、秦德純(國民政府國防次長),還有熊式輝、顧祝同、劉峙、薛岳、羅卓英、馬法五、周至柔等國民黨高級將領。

  軍校的校訓為:守信、守時、苦讀、勤練、愛校、愛國。至今一邁進舊址大院,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廳內所刻的這12個大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