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全面貫徹監察法,把法定監察對象全部納入監督範圍。”這是年初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
去年3月,國家、省、市、縣四級監委全部完成組建,與紀委實現合署辦公,翻開了紀檢監察事業的新篇章。各地監察體制改革成效如何?兩會期間,記者採訪了四位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陳輻寬代表:建立監察體系增強監督有效性
2018年2月3日,山東省、市、縣三級監委全部組建掛牌,這也意味著該省各級紀委監委的監督任務倍增。“62.7萬和271萬。”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陳輻寬提到的兩個數字,分別是改革前後的監察對象數。去年該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84萬件,分別對4.7萬名黨員幹部、3926名公職人員作出黨紀政務處分,立案審查調查省管幹部92人。
監察對象的增多需要切實增強監督的有效性。為此,該省優化調整內設機構,力量向監督執紀主業集中,省、市紀委監委實現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部門“前後台”分設,賦予派駐紀檢監察組部分監察職能;推動監察工作向鄉鎮(街道)、功能區延伸。陳輻寬表示,今年還將分類推進省管國有企業、金融企業和省屬高等院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實現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
任正曉代表:推動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任正曉表示,監察體制改革一年來,合署辦公的制度優勢轉化的治理效能正在逐步顯現。去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72896件,立案32535件,黨紀政務處分39384人,同比分別增長31.9%、14.1%、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