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黃嘯(左二)在項目建設現場監督檢查。 |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四月的甘肅,午後氣溫驟升,正在某建設工地監督檢查的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紀檢監督部副科長黃嘯額頭上掛滿了汗珠。“質量、安全、進度、資金管控是工程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我們在監督檢查中一定要特別注意發現問題。”黃嘯一邊查看建築材料,一邊叮囑身邊的同事:“衹有到一線去,才能把問題找准。”
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摸實情、辦實事,是黃嘯駐村扶貧養成的工作作風。駐村兩年,他和同事們帶領村民摘掉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好日子。扶貧歸來後,他迅速投身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有效防範企業廉潔風險,護航重大工程項目,為企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由於工作成績突出,2022年9月,黃嘯被評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
燃起村民心中脫貧致富的“那團火”
2017年6月,黃嘯主動請纓到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東大灘鄉酸茨溝村駐村扶貧。初到酸茨溝村,黃嘯被這裡秀麗的自然風光深深吸引,但看到簡陋破敗的村舍及村民們身上破舊的衣服時,他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酸茨溝村地處祁連山腹地,屬高原山地氣候,不適宜發展種植業。全村共有常住戶49戶209人,多為藏族和土族同胞,主要以畜牧業為生,口糧尚不能自給自足,2017年貧困發生率為23.31%,大多數貧困戶因長期患病、信息匱乏、內生動力不足等原因,脫貧任務十分艱巨。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如何幹好扶貧工作,心裡也是沒底兒。”黃嘯回憶道,“但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我鼓勵自己,必須俯下身、沉下心,知民情、解民憂,才能不負組織重托,不負村民期待。”
為了做好扶貧工作,黃嘯和同事們走村串戶,與幫扶對象一對一促膝交談,詳細瞭解他們的基本情況及面臨的困難,有針對性地為他們制訂脫貧計劃。
通過廣泛走訪,黃嘯發現,有些村民即使享受了經濟幫扶、政策優惠,也依然無法脫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自身缺乏脫貧的主觀願望。“扶貧先扶志,首先要挖掉思想上的‘窮根’,讓村民們樹立脫貧奔小康的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