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用一生詮釋師者風範
http://www.CRNTT.com   2023-06-02 15:17:42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我將刑法視為至愛,須臾也不曾分離。”因為這種至愛,讓“人民教育家”高銘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為中國刑法奉獻全部力量。從唯一全程參與新中國第一部刑法典制定的學者,到改革開放後第一部法學學術專著的撰寫者和第一部統編刑法學教科書的主編者,三尺講台,從青絲到白髮,高銘暄心如赤子,初心不改。

  “為國家哪何曾半日閑空”是高銘暄最愛的一句京劇唱詞,也是他的人生寫照。20世紀50年代,我國著手起草新中國的第一部刑法,剛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留校任教的高銘暄被選入刑法起草工作小組。歷經25年、38稿,高銘暄全程參與並見證了我國第一部刑法典的誕生,而進入工作小組時的小夥子轉眼已至中年。此後數十年間,無論是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出台,還是對刑法修正案的反復討論,高銘暄都參與其中,付出心血。1982年,在擔任刑法學教材編寫組主編時,因腰疼病,高銘暄只能躺在躺椅上工作,直到最後的統稿階段,他的腰疼病仍沒有完全緩解。儘管年齡大了,但高銘暄仍然力求保持年輕的心態,“我還要兢兢業業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能工作就盡量工作,總之盡心盡力。”

  “教育乃我之事業,科學乃我之生命”是高銘暄多年的人生信條。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刑法典,還需要能夠適用法律的刑法人才。作為“刑法學泰斗”,高銘暄始終鐘情著三尺講台,“我就是一名普通教師,既然選擇了教書育人,就矢志不渝。”幾十年來,高銘暄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他教過本科生,培養過碩士生、博士生,指導過博士後研究人員,還親自為進修生、夜大生授課,他的學生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儘管對教材如數家珍,但高銘暄為講好每一堂課,時常備課到凌晨,盡己所能讓學生獲得最大收穫。2021年教師節前夕,93歲的高銘暄在中國人民大學作講座,而在前一夜,他改發言稿改到凌晨兩點,16頁的手稿上滿是修改痕跡。“人民教育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從教半生,高銘暄獲得諸多榮譽,但他將這些榮譽歸功於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和一直幫助支持他的學校師生。

  身教言傳,春風化雨間潛移默化。在正家風齊家規中,高銘暄從來不是提要求,他認為自己做對,自身節儉,看在眼里的人自然也就學會了。高銘暄的兒子回憶,小時候各家都在樓道里碼放蜂窩煤,自家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高銘暄覺得,這樣可以給他人留下更寬的路。家風亦道,高銘暄的家風作為“傳道”的一部分,也深刻影響著學生的作風。有一次,學生看到高銘暄拎的手提包已經磨得非常破舊。對此,高銘暄淡然一笑,“這包挺好,是以前開會發的,結實又特別能裝東西。”直到後來這個包徹底“散架”了,高銘暄才換了一個新的,仔細一看,又是一個會議上發的裝資料的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德之休明,沒能彌彰。這些生活中的點滴日常化作無言的教誨,被高銘暄的學生深深銘記,浸潤心靈。

  既是師,亦為學,言為士則,行為世範。高銘暄塑造的是品格、品行、品位,教授的是為學、為事、為人,他用一生詮釋師者風範,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好老師和“大先生”。廣大黨員幹部亦當堅守初心使命,立足本職崗位,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做對黨、對祖國、對人民有益的人。(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