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http://www.CRNTT.com   2024-06-14 15:14:06


東北三省是我國粳稻主產區,相關科研人才隊伍及實驗基地建設對於解決北方粳稻產業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圖為日前,北方粳稻育種栽培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工作人員在進行水稻分子生物學實驗。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人才工作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對人才事業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深化,是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近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出版的《習近平關於人才工作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分7個專題,系統收入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248段。我們要認真學習、全面貫徹《摘編》,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人才支撐、 打好人才基礎。

  深刻認識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義,把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大局關鍵位置

  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以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內與國際相結合的宏闊視野,充分闡述人才的戰略支撐作用,強調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先位置,為我們理解和領悟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義提供了深刻啟示。

  做好人才工作是實現民族振興的必然要求。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用好人才,充分發揮創新優勢,我們國家的發展事業就大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指日可待。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後,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為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必須按照既定部署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