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0:33:35


 
  “第二個結合”原創性貢獻的內在機理

  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思想結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以及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是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歷史,“第二個結合”重要觀點的形成與發展是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重要理論成果。衹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恩格斯在分析美國工人運動時曾強調,當馬克思主義進入美國時,“它必須完全脫下它的外國服裝”。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傳播、發展和創新的歷史,也是不斷“脫下它的外國服裝”、穿戴上中華民族自己民族服裝的歷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第二個結合”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偉大實踐中不斷實現實踐和理論上創新突破的充分彰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並不斷深化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了關於“第二個結合”的一系列原創性論斷。特別是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對“第二個結合”進行了系統論述。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對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作出精準提煉和系統總結,提出“兩個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提出“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提出“第二個結合”築牢了道路根基、打開了創新空間、鞏固了文化主體性。這些重大理論創新不斷開創“第二個結合”的新境界,推動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一系列創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第二個結合”的系列重要論述有著嚴密的內在機理,是一個由多要素構成的真理性知識體系與實踐機制,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一系列創新突破,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前提、結果、意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第一,回答了“第二個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諸多重要元素,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等人文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主張彼此契合,正因為相互契合才能夠有機結合。第二,回答了“第二個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形象地說就是,馬克思主義沒有辜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沒有辜負馬克思主義。具體體現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造就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第三,回答了“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第二個結合”築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和更加堅實深厚的文化根基;打開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創新空間,讓我們能夠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文化創新;鞏固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主體性,有力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脈與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內在貫通、相互融通,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第二個結合”原創性貢獻的集中體現

  鞏固了文化主體性。有了文化主體性,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中國共產黨就有了引領時代的強大文化力量,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就有了國家認同的堅實文化基礎。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為什麼沒有水土不服,反而在中國大地牢牢扎根;中華文明發展到現代,為什麼沒有斷流枯萎,反而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中展現出勃勃生機。這一偉大奇跡產生的奧秘,就在於我們始終堅持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偉大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百年來,我們黨基於對中國基本國情、歷史傳統與文化積澱的深刻認識,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文化主動和自覺精神,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在“兩個結合”中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展現了我們自身文化主體性的傳統基因。

  體現了“三個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個新高度”的重要論述,集中體現了“第二個結合”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原創性貢獻。第一,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結合”築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我們之所以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走出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在於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個結合”。第二,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高度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第二個結合”是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邏輯必然,更是我們黨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邏輯必然。衹有始終堅持“第二個結合”,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歷史自信與文化自信。第三,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在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的時代條件下,“第二個結合”有力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脈與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文化血脈內在貫通、相互融通,推動著我們自覺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