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作者 李建榮)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究竟要不要表態爭取國民黨下屆“總統”的提名,元宵已過仍未明朗。春節前後他曾在不公開場合強調“我並沒有說一定會選”,但是不少人仍認為他最後還是會選擇一戰。而今春節年已過,民進黨的蔡英文已經公開表態爭取連任,反觀國民黨卻仍在就初選方式放話,給外界內鬥印象,觀感甚差。國民黨能否重返執政,吳敦義是關鍵力量,他若認清勢已不在自己身上,其實退一步海闊天空,甚至“國會議長”也是他可以考慮繼續發揮影響力的舞台。若其選擇不參選,國民黨“總統”提名情勢就將趨於明朗,後勢也可看好。
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台灣的外部情勢日加艱難,兩岸關係惡化,“邦交國”日減,加上拉美反中,成為美國帝國主義的棋子。台灣內部情勢,利用“國會”多數,鴨霸通過年改、一例一休、不當黨產條例、轉型正義條例等極富爭議的法律案,造成退休軍公教權益受損、勞資雙輸、以及粗暴對付在野黨,加上經濟景氣不樂觀、能源政策不穩定不周延等種種負面施政作為,上次九合一選舉已經是對民進黨的教訓,台灣人民等候再次政黨輪替、期待政治變天機會越濃的關鍵時刻,身為國民黨的領導人卻在一週之內,表達各式各類的黨內“總統”初選方式,幾乎已到荒腔走板地步,已讓支持藍軍的力量搖頭不已。吳敦義行走政治江湖,向以聰明絕頂、口若懸河聞名,但這次為了是否參選“總統”,表現卻大為走樣,引起各種非議罵名,他個人政治舞台事小,但若影響國民黨重返完全執政機會,錯失兩岸關係撥雲見日、重返和平穩定大局,這可是難以擔當的指責。
吳敦義這次是否參選“總統”,非常類似他最後一次參選高雄市長的情況,一再猶豫,拖延了黨的佈局與氣勢。當年他以不滿“行政院”對高雄捷運的補助條件,拒絕表態爭取連任。直到“行政院”同意高雄捷運工程補助從25%拉高到75%經費後,他才同意參選,但距離選舉日期已近,甚至因為傳出地方民代有包工程疑慮,他拒絕在選前動工,錯失政績宣傳機會,最後雖因對手錄音帶事件,讓他陰溝翻船,但是他政治性格之猶疑不決,也是導致他高雄市長落選的原因之一。這次爭取黨內提名,他不像朱立倫、張亞中的乾脆。選或不選沒人料得準,但是黨內主管與部分中常委卻認定他會選,因此對於初選方式也用各種方式與機會呼應吳敦義反對全民調的主張。吳敦義深陷局內則亂,不若旁觀者清。他至今仍不表態參選,近來日日接受訪問提出各種不同初選方案,這種表現已經讓他自己離大位的距離越來越遠。
吳敦義眼前只有兩種選擇,第一,選擇參選,必須請假參選,結局選贏或選輸。第二,不參選,當King Maker,比照2007年的吳伯雄前主席全力抬轎輔選。但第一種選擇有變數,初選失利,即刻請辭黨主席,讓初選勝利者兼任黨主席。初選失利,仍任黨主席輔選。以吳敦義的智慧,上述抉擇應當都在其盤算中,何者有利,何者不利,都在其拿捏斟酌不定中。也因此最近他會說出,選贏的人可當黨主席的論調。當然這樣一來,他就可卸下為黨借款的重擔。但以國民黨現有財務情況,“中選會”的補助款可當借貸週轉,副主席兼秘書長等也幫忙借貸,再加上政治幹部的分擔金、黨員捐獻、以及期待變天的政治獻金將會較往常寬裕,黨主席借貸的重擔壓力將可減輕點。這些實情,相信吳敦義也了然於胸。
“總統”大選時間已經一年不到,做為黨的操盤者,清楚民氣期待,能選出一位最具勝算的候選人,因此佈局不應有私心,更不能為己所拖。尤其“立法委員”同日選舉,“立委”的提名佈局一樣重要,不管兩岸關係、年金改革、討回黨產、能源政策,“立法院”是重要戰場。國民黨務必要上下同心,贏得人民認同,才有機會取下過半席次,撥亂反正。
民進黨的“總統”佈局列車已經啟動,國民黨的時間有限,選民不會再坐視國民黨中央帶頭陷入初選爭議,目前才要智庫研議初選新制的可能性,這是百分之百的內耗,根本不需要有此研究。但是,既然已要智庫等組專案小組研究,黨主席卻在研究期間不斷指點,下指導棋,這是不智之舉,坊間負評不斷。擔心吳敦義的言行,成為討厭國民黨的溫床,這將給柯文哲第三勢力出線的機會。或是反而激起藍軍選民徵召甫上任高雄市長未久的韓國瑜,挑戰蔡英文或柯文哲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