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六國政要談“一帶一路”:有助於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0-12-16 00:16:32


陸克文(Kevin Rudd)(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海涵)12月14日,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下,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聯合主辦的“中國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國際視頻研討會成功舉行。

  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主席陸克文(Kevin Rudd),波黑前總理茲拉特科·拉古姆季亞(Zlatko Lagumdzija),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Essam Sharaf),坦桑尼亞前總理米曾戈·平達(Mizengo Pinda),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蓬拉軍(Bhokin Bhalakula),馬來西亞前國會副議長翁詩傑(Ong Tee Keat)等參會並作主旨發言。

  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主席陸克文(Kevin Rudd)認為,綠色的“一帶一路”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的“一帶一路”也體現中國的經濟文明和中國的世界領導力。他希望“一帶一路”是包容的,綠色、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一帶一路”的未來方向,這樣的“一帶一路”會受到全世界的歡迎。

  波黑前總理茲拉特科·拉古姆季亞(Zlatko Lagumdzija)表示,“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中國要堅持開放,開創雙贏的新時代,並開啟國內國際雙循環。“一帶一路”倡議也因此被賦予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與創新驅動產業發展這一目標結合,“一帶一路”將為各國在教育、科研及創新上,提供重要的動力與平台。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Essam Sharaf)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促進高質量合作機制的發展,可以促進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夯實合作支柱,以及促進相應平台的發展,如果我們攜起手來,就可以在下一個階段當中通過“一帶一路”這一主要工具實現高質量合作。

  坦桑尼亞前總理米曾戈·平達(Mizengo Pinda)認為,當前世界高度互聯,必須開展合作,展現團結。國際合作是必由之路,中非合作未來一片光明,這是因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非洲的社會遠景緊密相連,同時相關的發展規劃也具有足夠的彈性,可以應對新的機會和挑戰,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計劃,助力中非邁向未來。

  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蓬拉軍(Bhokin Bhalakula)表示,中國是今年全球唯一可以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如果沒有中國的貢獻,全球經濟將進一步萎縮。中國的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給世界經濟發展和全人類的福祉帶來了新的希望。新發展格局使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具韌性,促進科技創新將使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加快。

  馬來西亞前國會副議長翁詩傑(Ong Tee Keat)指出,中國剛出台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為重塑本身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實現經濟內外均衡協調發展做好了準備。同東盟一道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推動數字的互聯互通,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這已經明確地闡明後疫情時代推進“一帶一路”的新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