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浙俠:大陸忙未來 台灣茫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00:15:39


首屆蘭亭國際院士論壇大會主會場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作者 浙俠)首屆蘭亭國際院士論壇大會於11月21日採用實體、線上會議模式召開。近百位國外知名院士通過線上會議模式,分別在國外設立的6個分會場參會;100多名大陸藉院士、企業家在浙江紹興實體主會場參會。

  論壇圍繞“匯聚全球智慧、開創美好未來”主題,以全球抗疫、病毒防治、生命健康為核心內容,聚焦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製造、科技金融、科技扶貧等議題。除嘉賓主題演講、高峰論壇等會場科技創新交流活動外,還舉行了一系列包括國際院士館籌建、一帶一路聯合體、楊林江院士工作站落戶柯橋等簽約儀式,以深化中外院士交流合作,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據論壇負責人楊林江介紹,“組委會與三個國家簽訂了中國科學城開發協議,並將以此結合各國實際,增強探索科技合作模式。”組委會還與多個省份的貧困縣進行了對接,運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要素對接,由院士引領、因地制宜進行科技幫,助力精准扶貧。

  無獨有偶,涉及太平洋兩岸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也在20日登場。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儘管雙方在開幕式中簽署了一紙效期五年的備忘錄(MOU),以“綁約”美國拜登政府未來的對台政策。但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舉行的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翻轉大選結果卻接連碰壁,“這為台美對話增添不少首屆成終屆的懸念”,且“未來的美中關係發展,勢必將影響此對話機制落實的程度”。

  兩個會議動機相似,均為繁榮經濟;主題相似,同為謀劃未來發展;內容相似,都是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即便是形式也相同,均採用實體、線上會議。但論層級與效果,兩者卻天壤之別:前者為民間,後者為“官方”;前者起而論道,成果立竿見影;後者僅是坐而論道,不知何年能見牛肉。對此,有台灣學者認為,“現在大陸上下齊心忙未來,台灣上下卻在茫出路”。

  蘭亭首屆國際院士論壇僅是大陸眾多城市舉辦的科技交流活動之一,縱觀近日大陸城市舉辦的2020重慶英才大會、2020 深圳國際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第五屆雲南國際人才交流會等等,搭平台,聚英才,共享發展機遇儼然成為大陸各地的主旋律。相較於台美間坐而論道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一邊英才“搶灘登陸”,折射出大陸面臨的千載難逢發展機遇;另一邊廂“官員”遠隔重洋,乞求美國幫助。兩岸間的如此反差,反映出了什麼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