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達巍語中評:美國越大壓力 中國越難妥協
http://www.CRNTT.com   2019-09-14 00:08:22


國際關係學院校長助理、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徐夢溪)國際關係學院校長助理、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日前在第三屆太和文明論壇舉辦期間就中美關係、台海形勢和香港局勢接受中評社採訪,他表示,對中美關係目標應該切合實際,中美關係回到過去依然不再可能。中美需要在競爭的基礎上,確保競爭的性質是良性的、有限的、局部的,要把重點放在防止中美走向戰略對抗、戰略攤牌上。

  達巍就貿易戰談判指出,如果談判遇到了困難,不能簡單地通過施加關稅的辦法來試圖壓服對方。中國不是中小國家,中國不會被壓服。美國壓力越大,中國妥協的可能性越小。

  談到台海形勢,達巍表示,台灣很快要進行領導人選舉,台海問題的敏感性會進一步上升,儘管出現大的動蕩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切香腸”,架空其“一個中國”政策,累積起來,還是會引起中美在台海問題上博弈的加劇。

  此外,達巍表示,香港局勢如何發展確實會影響到台灣問題,影響到台灣同胞對大陸的看法。因此,對香港局勢應該越耐心越好,只要香港特區政府還有條件控制局勢,中央政府就可以繼續支持特區政府處理香港的內部矛盾。

  以下為問答全文:

  中評社:您如何評價今年中美關係的緊張程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達巍:中美關係從2017年底開始持續緊張,不斷下行。今年仍然處在這樣一個下降通道中。簡言之,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來,中美關係始終處於“美國接觸中國、中國融入體系”的框架下。但是這一框架現在已經終結。今年的中美關係可能不是歷史上最緊張、最激烈的時期,但是由於前面說的框架或者說範式的變化,整體中美關係變化的深刻程度可以說是過去四十年前所未有的。出現這樣的變化,一是結構性原因。也就是中國崛起,而美國的綜合國力相對於中國出現了相對衰落,引起了美國的緊張與焦慮;二是意識形態與發展模式原因。美國曾經期待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像”美國,但是近年來發現中國越來越自信地走自己的道路,兩國發展模式和意識形態差異越來越明顯。一個強大卻“異質”的中國是美國所不樂見。第三則是特朗普政府特殊的行事風格導致中美經貿談判困難重重,進一步降低了中美兩國的互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