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評論》第266期目錄(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記者 海涵)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265期《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2月號已出刊,本期《中國評論》刊發了關於台灣、香港、中美、“一帶一路”等議題的獨到分析。內容精彩,值得一讀。
本期“智囊闊論”刊登了《新中國70年來國家統一的歷史經驗》一文。作者中共廈門市委黨校統戰理論教研部副教授艾明江在文章中表示,習近平指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 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 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可謂深刻洞察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實現國家統一的必然規律。從國家統一的實踐來看,國家建設、國家治理與國家願景是推進國家統一的三個重要維度,國家建設指的是資源整合機制,即國家統一建立在充分的國家發展基礎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建設為國家統一創造了充分的物質與制度基礎,這構成了國家統一的資源維度;國家治理指的是利益整合機制,即國家統一涉及對國家內部關係的規範與調整,這構成了國家統一的利益維度;國家願景指的是溝通交往機制,即國家統一需要通過心靈契合構建出凝聚人心與力量的發展願景,這就構成了國家統一的價值維度。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陸在國家建設、國家治理與國家願景領域不斷進行調適與變革,最終構建出推動國家統一的強大力量。
本期“智庫聚焦”欄目刊登了《如何弭平恐懼與絕望的鴻溝——從香港區議員選舉到台灣“總統”大選》、《兩岸關係過了折返點》、《台灣“二合一”選舉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2020 台灣大選所展現的新特徵》、《世代、港台、兩岸——蔡英文勝選後的總觀察》、《台灣大選“反中路線”對兩岸關係衝擊效應》六篇文章。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評論月刊學術委員章念馳在《如何弭平恐懼與絕望的鴻溝——從香港區議員選舉到台灣“總統”大選》一文中指出,瞭解選舉結果誰贏誰輸不重要,瞭解選票後面的民意與社會生態才是最最重要的。我們應把台港問題放到中國“百年未遇之變局”的大格局中去觀察,中國越來越接近民族復興之時, 大國博弈越來越激烈之時,中國越接近走向強國之時,矛盾、挑戰、抗拒也是最頻發之時。在大國崛起走向民族復興的過程中會遇到的“人心向背”、“人心歸順”、“人心統一” 的複雜過程,這絕不是簡單的一個“一國兩制”設想可以代替的。我們設計的方案本無不妥, 統一也本無罪過,但現在馬上要台灣接受統一,無論如何是超前了。對方的反應變化太迅速, 我們尚未意識到此。因此我們要構建新的統一論述,讓對方真正認識到中國式民主、社會主義式治理、共產黨領導確實是最開明、最民主法制的。我們要修煉得比對方好,沒有這種信心, 沒有這種努力,民族復興也是完不成的,港澳台的真正回歸、人心的統一也是無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