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前駐德大使:中歐關係仍以合作為主
http://www.CRNTT.com   2019-04-24 00:19:48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史明德(中評社 張西特攝)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實習記者 張西特)23日,由國觀智庫所主辦的“國觀時局講堂”第一講成功召開。中國前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受邀主講,圍繞“中德關係與中歐關係”來解析歐洲局勢與中歐合作的前景。史明德指出,雖然歐洲對中國有著各種擔憂,但是雙方關係的發展趨勢依舊會以合作為主。

    史明德認為,中德關係與中歐關係是相結合的。這就是說,研究歐洲不能不研究德國,研究德國必須將其置於歐洲內部觀察。而當前的中歐關係應以中美關係為背景去進行觀察。在中美歐三角當中,無論中美關係還是中歐關係,實質就是競合。在這個原則上,史明德強調,中歐關係還是以“合”為主要基調。歐洲並沒有將中國視為敵人或者威脅,其思路主要是在中歐貿易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史明德隨即指出,當前歐洲則既無力也無意與中國制衡並展開競爭。隨著中國的實力在不斷提升,中歐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即中強歐弱。歐洲對華的認識,也從俯視變為平視加仰視。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在面對中國時的心態非常複雜:一方面要搭中國的順風車,但另一方面又害怕被中國給超過。所以歐洲對中國的總體態度也包含著懷疑與擔憂。在過去,歐洲的擔憂是與中國的經濟競爭,如市場、製造業等;現在的憂慮,則在一些新興領域的科技競爭,如人工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無現金支付、電動汽車、無人駕駛等。在這些領域當中,中國的發展進度是超過了歐洲的。因此,在面臨未來產業時,歐洲還是有所擔憂。除此之外,歐洲也有制度上的顧慮,這一方面的競爭相較於前兩項更能引起它們的不安,因為這屬於軟實力的對壘。也正因如此,雖然歐洲將中國視作合作夥伴,但同時也是科技與制度方面的對手。

  在當前的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歐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同步增長。正如史明德一直強調的那樣,他相信合作依舊是主流,由其是在全球性的問題上,比如氣候問題、伊核問題等,中歐之間的契合點明顯增加。另外,歐洲對“一帶一路”的態度也值得注意:從一開始的觀望,變為親身參與其中。不過這種參與既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積極面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比如大公司都希望在“一帶一路”中獲得商機。至於消極面,則表現在歐洲的部分智庫和輿論對中國的意圖表示懷疑,認為中國是在進行地緣政治布局,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正因如此,歐洲大國對“一帶一路”的態度,都不能說是很積極。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意大利作為G7國家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協議,而此事對歐洲的震動可謂相當明顯。

  不過史明德也表示,這並不代表歐洲大國會很快轉變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在16+1的框架下,以德國為首的老牌歐洲強國的態度始終是消極的。不過值得肯定的是,中國還是會幫助促進歐洲的平衡發展。史明德相信,中歐之間的合作將越做越大,並在傳統合作領域的基礎上開辟新的協作形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