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會者合影(來源:主辦方提供) |
中評社寧波5月26日電(作者 伍湘陵 曹鈺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月2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重要講話精神,5月23日,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組織、召開了主題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圓桌論壇。
20餘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本次論壇。論壇由寧波市台辦副主任方晴主持,寧波市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寧波大學黨委委員、宣傳部長張真柱研究員致歡迎詞;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嚴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彭莉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等知名學者,踴躍發言與互動。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嚴峻研究員表示,在推動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兩岸和平統一與國家發展總體戰略間的關係。實現國家最終統一,關鍵是把自己建設與發展好;同時,還必須要思考一國與兩制的理論關係,以及統一能為兩岸帶來什麼?統一將給廣大台胞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彭莉教授對各地同等待遇相關政策的落地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認為31條惠台措施出台後,台灣同胞在大陸創業就業學習生活更便利了,得到的支持更多了,但也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通達率不高、碎片化等問題。為此,如何切實落實好31條措施是今後對台工作的重要任務。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表示,“一國兩制”的創新和發展是中國新時代解決兩岸問題的首要戰略任務。兩岸統一實則是制度之爭,搞“兩制”則是對民意障礙的突破,民主協商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最好方法。其次,要加強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城市對接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城市之間的對接可以有更好的預期效果。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研究員提出,海峽兩岸統一的最大障礙在“一國”,而不是“兩制”。但在進行“兩制”方案的台灣探索時,必須進行方案的充分設計,與此同時要考慮“一國”如何落地問題。在實現最終統一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解決方式、解決的條件,同時還要跳出台灣島內政治紛爭來做好兩岸工作。對於兩岸融合發展,王海良研究員認為,大陸可根據台灣同胞的需求,從同等待遇政策制定、工作對接等方面滿足其大陸工作與生活方面的便捷化、具體服務過程中的細致化、台胞群體社會融入的社會化。最後,各地在進行具體政策設計時要緊密結合地區內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台胞的多元需求,做到因地制宜。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劉國奮研究員認為,“一國兩制”吸納了各階層人士的建議,是當前解決海峽兩岸問題的最好制度安排。浙江台灣研究會秘書長周麗華則就當前台灣同胞同等待遇相關政策實施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相關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咨詢與宣導不足等方面問題,未來可建立統一的咨詢與服務平台。
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研究院副院長鄧啟明教授重點就新形勢下如何更好“擴大城市交流合作、增進兩岸融合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兩岸城市交流合作有著較豐富的內涵、實現形式、動因及較廣闊空間,但並無固定模式和現成的經驗,亟需調查分析、研究設計和實踐探索;在具體推進海峽兩岸城市交流過程中,要重點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切實加強不同交流主體和社會組織間的分工與合作、努力形成合力與特色,以增強政策效應,包括:經濟效應,社會與文化效應,尤其是政治效應等溢出效應。還需注意把握交流合作的對象及其廣度與深度問題,通過輿論宣導和統籌協調多渠道、多方式、多層面交流合作,讓廣大民眾深知兩岸交流合作的開展及其成效源於對“九二共識”的認同,但也不能過高估計兩岸城市交流合作的作用、不浮於表面與形式。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兩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濤教授,提出了當前台胞大陸社會融合中需做到的軟融合(如共同參與社區建設)與硬融合(制度與政策的共同商議與制定)的有機結合問題。浙江海洋大學台港澳研究所副所長方志華則從海峽兩岸“命運共同體”角度,提出了深化兩岸融合的相關建議;認為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兩岸青年交流尤為重要,且各地市必須有政策的統一性,實現一盤棋式的推進。台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陳國峰教授重點從文化層面提出配套策略措施,如通過文化傳承來激活兩岸統一文化連接,等等。
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是習近平主席的思想理論創新,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與會專家學者們圍繞“兩岸融合發展”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徑,也為今後兩岸的和平統一提出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論壇在熱烈的互動交流中圓滿結束,取得了預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