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走向”研討會30日在京舉行。(中評社 杜博強攝) |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 王秀中 杜博強)由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走向”研討會30日在北京歌華開元酒店舉行。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副會長辛旗在致辭中表示,周邊安全形勢要考慮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形勢、中國推進供給側改革以及台灣問題這三方面的因素。
辛旗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文明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決勝階段,周邊安全形勢對於實現這個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國家總體戰略中,要從三個方面考慮影響周邊安全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全球經濟問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面臨高負債、高杠杆,政府投資,包括企業投資、政府負債及赤字財政都呈現走高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大國的財政政策蘊含“轉嫁危機”的問題。量化寬鬆一波接著一波,全球需求總量下降,資本主義金融體發展階段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第二個因素是結構性矛盾問題,尤其是供需錯配問題。供需錯配是資本逐利造成的,這反映在全世界各地,包括台灣和香港,這種貧富差距所造成的經濟結構性矛盾仍是2008年經濟危機的延續。從中國來看就是供給側的問題,推進供給側改革要解決“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如果處理不好,也會對“一帶一路”建設,包括周邊安全和其他國家的經濟關係造成影響。
第三個因素是台灣問題。辛旗指出,要奢望民進黨全面放棄“台獨”不現實,蔡英文不認同“兩岸同屬於一中”的內涵恐怕就是改變現狀。一個中國原則必須堅守,要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一句話來講,就是不能在模糊不清的關係之下繼續推進兩岸關係。”
總的來說,周邊安全問題要結合以上三點因素,從整體思路出發來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