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兩岸美容蘭藝推廣交流協會理事長王琇麟。(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4月24日電(記者 蔣繼平)兩岸人員往來隔離要花一個月,成本高讓不少人卻步。長期往返兩岸的中華兩岸美容蘭藝推廣交流協會理事長王琇麟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以她美容美體產業領域為例,台灣人口少又面臨外移,許多業者看中大陸人口市場廣大商機,懷抱中國夢,也受到往返困難只能隔海興嘆,她說人民才是拚經濟的人,政府要多為人民著想,若退一步即可談,為何不談。
王琇麟,1966年生,高雄人,樹德科技大學美容造型設計劃學士。擔任中華兩岸美容蘭藝推廣交流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美容職業工會全聯會理事,經營蕾格健康美容生活館,在業界30年資歷,10年前開始往返兩岸做生意。
新冠肺炎疫情從2020年2月至今,兩岸人員往來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雖然目前兩岸的疫情趨緩,不過兩地往返仍各需要14天的隔離檢疫期,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成本,讓許多人望之卻步,隔海興嘆。
王琇麟表示,她從十年前開始往返兩岸,主要負責技術教學及人脈聯繫,協助有意到大陸做生意開店的業者對接整合,讓有需要的人可以找到對口與資源。她自己去年初也準備在安徽合肥開一家店,本來都裝潢好,但爆發疫情後停擺,由於等太久,只好轉租給別人,當時有投資的夥伴每個人損失程度不一。
為何會想要走大陸市場?王琇麟表示,這很簡單,因為大陸有14億人口,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市場就天差地別,而且台灣面臨少子化與人口外移,許多服務性質的產業競爭越來越大,老實說都經營得很辛苦,這部分金字塔頂端的人很難感受,但金字塔底層的人都可明顯體會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王琇麟指出,以她經營的美容美體產業為例,就是受到疫情一度重創的產業,由於防疫需避免社群接觸,美容美體產業是需要近身服務的產業,去年許多店面幾乎面臨沒有客人上門的窘境,她的店每個月就要承擔新台幣10萬到20萬元的開銷,也是撐到後期才決定停業,轉型線下體驗持續經營。
兩岸人員遲遲無法順利往來,您的感受如何?
王琇麟坦言,老百姓、小平民只是想要賺錢拚經濟,政府應該要去想辦法解決,能夠退一步來談都好,這樣民間比較好做事,政府不退一步,這樣生意根本沒有辦法做;等待正常往返兩岸的人,真的很多,她周遭都是,身邊就有幾十個朋友在等待。只能一直不停的觀望,看情況怎麼樣,好像在比賽誰可以忍耐多久。
怎麼看大陸市場的機遇?
王琇麟表示,兩岸的生活習慣其實很類似,大陸人也喜歡美容美體服務,而台灣這部分有自己的技術,一般的養身館著重在力道,但美容美體著重在紓壓的技術,在大陸蠻有市場的,但不同城市發展程度與飽和度不同,這種店都是先開先贏,大陸也喜歡台灣過去的技術,其實合作機會很多,這是她往返十年所看到的。
王琇麟認為,台灣服務業成功的經驗要變成經濟,但商機也有時效性,機會不會一直有,希望政府多替人民想想,人民才是拚經濟的人,兩岸往來不便,半年拖過半年,現在又盛傳下半年才有機會,業者其實都會緊張與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