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形之下,蔡英文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就職之後卻不把“中華民國憲法”擺在眼裡,種種倒行逆施,違憲亂政,其目的就是要推行“去蔣、去孫、貶孔、貶鄭”的文化台獨,把台灣再度異化成為“美、日殖民地”。
面對這樣的歷史逆流,吳敦義就任國民黨主席之後,一定要整合知識界的力量,秉持“道尊於勢”的原則,從大歷史的角度,發展出“文化中國”的整體論述,支撐當前兩岸“一中兩憲”之政策。唯有如此,吳氏才有可能在國民黨當前艱困的情勢下,“帶領全黨同志承擔責任”!
“中國神”對抗“日本鬼”
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之後,中共黨主席拍來賀電,要求吳氏“堅定反對台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吳氏的覆電的重點除了要“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之外,也表示願意“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永續發展,合作走向康莊大道”。“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是兩人共同的交集,可以抗拒蔡英文以“媚日”作為精神內涵,而以“反孫、反蔣、貶孔、貶鄭”作為外在表現的“文化台獨”政策。
1、歷史的根源
我們可以再從大歷史的角度來說明這一點。德國哲學家雅斯培在他所著的《歷史的根源與目標》中指出:紀元前800至200年的六百年,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軸樞時期”,當時世界上幾個獨立的地區出現了許多思想家,由四位偉大的思想家總其成,他們是佛陀、孔子、蘇格拉底和基督。
西元第一世紀,東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和中國文化結合,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東亞文化,維持了一千多年的優勢。彼時基督教世界仍然處於“黑暗時期”,和非洲地區的國家並沒有明顯差異。
到了第11世紀,基督教國家藉“奪回聖域”之名,發動前後八次的“十字軍東征”,在隨後兩百年之間,將介於歐洲和西亞之間的希臘文明帶回基督教世界,兩者互相結合,才造成第14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
15世紀之後,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荷蘭等國家開始對外找尋可以殖民掠奪的對象,並將他們的殖民觸角伸向台灣。17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發生,科學快速發展,接續而來的工業革命,促成資本主義興起,歐洲列強也紛紛採取殖民帝國主義政策,對外掠奪資源,尋找市場。蹣跚自大的清廷成為列強的覬覦對象,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也起而效法,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中國,將台灣納為殖民地。
2、“反殖民帝國主義的英雄”
從亞洲人民反抗殖民帝國主義的大歷史來看,鄭成功是第一位運用傳統武力,擊敗荷蘭人的民族英雄。他迫使荷蘭人簽下十八項停戰協定,從荷蘭人手中取得政權,並不是從原住民手中取得台灣。鄭軍在台灣屯墾的過程中,雖然也發生過原漢衝突,但他是採取漢蕃分界的政策,讓原住民自治,既沒有改變原住民的生活習慣,也沒有對原住民進行殖民。
蔡英文上台後,假惺惺地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並採取“媚日、貶鄭”政策,將反殖民主義的民族英雄貶抑成“外來政權”。蔡政府絕口不提日軍在乙未戰爭中大規模屠殺台灣人民的史實,反倒在各地修建日本神社。中國廟是民眾燒香祈福之地,日本神社可以祭神,也可以供鬼,祭拜時擊掌行禮,並不燒香。蔡政府媚日入骨,難怪“減香”的政令,傳到民間會演變成“滅香”!惹得人神共怒,眾多跟鄭氏來台的“中國神”也要上街頭,示威抗議!以“一中兩憲”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留下充裕時間,讓人民深入反思“中華文化”的特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兩岸思源,會通中西
蔡英文採取“媚日反中”的“文化台獨”政策,“反蔣、反孫、貶孔、貶鄭”,固然已經搞得人神共憤,可是,單只“反對台獨”,絕不足以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吳敦義在給習主席的覆電中提到:“深化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目的是要“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永續發展,合作走向康莊大道”。這一點,必須再作進一步的申論。
1、“三統並建”
我一向認為: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國共之間長達數十年的鬥爭,其實是中華文化現代化的路線之爭。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對於中華文化現代化問題用心致力最為深入的學者,莫過於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他早就看出:希臘文明和基督教的結合,是促成西方近代文明興起的精神力量,康德又是啟蒙時期歐洲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因此他獨立將康德的三大批判書翻譯成中文,又以之作為基礎,整理儒家文化道統,出版三巨冊的《心體與性體》。同時提出“三統並建”之說,認為“儒家人文主義”的全面復興,除了疏理儒家的“道統”之外,還必須建立獨立自主的“學統”,才能真正看清楚中國所需要的“政統”究竟是什麼。
對於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統”而言,由於自然科學的文化差異不大,主要問題不發生於自然科學,而發生在社會科學。截至目前為止,不論是在台灣或是在大陸,大學裡講授的社會科學理論,都是西方學者以“個人主義”作為預設,建構出來的。可是儒家文化講求的不是“個人主義”,而是以“仁”作為核心的“關係主義”。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海歸派盲目套用西方理論及研究典範,已經使青年學子普遍產生“本體論的焦慮”和“認識論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文化特色是什麼,也不知道這樣的理論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還是在製造問題。習近平常說:中國已經解決了“挨打”和“挨餓”的問題,但還沒解決“挨罵”的問題,其實就是指的這一點。
2、“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台灣過去三十年推動社會科學本土化的經驗,已經清楚看出:未來一個世代,中華文化發展的大方向,必然是以“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明作為基礎,吸納西方文明之精華的科學哲學,“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說清楚自己的文化傳統,並和西方理論互相對話。
今年七月六日,我在福建心理學會主辦的“第五屆海峽心理論壇”上作主題演講時指出:“中、西會通”是個十分艱鉅的工程。要有真正的“會通”,必須“思源”,反思中國文化和科學哲學的根源。我們大約需要有一個世代(三十年)的承平,才能建立華人自主社會科學的學統,才能看清儒家文化所需要的“政統”。因此,我建議成立“思源學派”,呼籲兩岸學者一起為這個目標努力,獲得與會人士的熱烈迴響。
有鑑於此,以“一中兩憲”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是明確反對台獨,卻不是要搞“獨台”,而是基於時間的考量,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預留空間。希望有關各界能夠慎思明辨!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9月號,總第23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