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賴怡忠:北京展現有能力面對多起衝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4-25 12:04:33


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4月25日電(記者 鄒麗泳)8艘大陸海監船日前駛進釣魚台12海浬,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對峙。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日本國會議員與副首相麻生太郎日前參拜靖國神社不是中國8艘海監船進入釣島12海浬的主要理由,而是中國的作為有更大的戰略考慮。

  他指出,中國過去未因日本國會議員赴靖國神社而大動肝火,過去更明確指出赴靖國神社的敏感官員身份指的是首相,這次不是安倍自己去。北京的大動作,引人側目。

  賴怡忠分析,中方藉此向日本示威,進而向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有南海主權爭議的國家,展示中國本身是個大國,可以同時面對“家門口”的多起衝突,不會因前院失火就無暇他顧後院。北京不會因為要處理北朝鮮問題而在東海與南海議題退讓半步。

  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規模派海監船的時間點剛好在美國務卿克里走訪朝鮮後沒幾天,與希拉里相比,日、菲、越南等國對克里的立場本稍有疑慮,現今美國對朝鮮的態度又出現明顯軟化跡象。尤其,克里訪中後,中國發動這個作為,必然也會引起日、菲、越等國對奧巴馬“再平衡”戰略走向會更加懷疑。

  賴怡忠說,不管克里訪中是否對北京做出承諾,但北京挑這個時間點發動,多少有離間效果,這會給人感覺中國的作為似乎得到美國默許的暗示。如同當年美國訪問印尼後兩天,印尼立即出兵攻占東帝汶的過程。某種程度,中國也是以這個作為反將美國一軍。就看策奧巴馬政府的中國通們會不會接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