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賴怡忠:綠未找到中國互動的可操作模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4-26 12:44:39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4月26日(記者 鄒麗泳)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特別助理、台灣清華大學副教授姚人多表示“台獨、建國已經失去主流市場”,綠營關切。也是學者出身的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賴怡忠不以為然指出,馬英九的兩岸論述一直向民進黨靠攏,就台獨議題的具體操作面,國民兩大黨也在接近中。就此趨勢發展來看,“台獨沒市場”的說法是跟民意背道而馳,倒是統一才沒有市場。

  至於,以英系“立委”為主的青壯派人士,即將提出“兩岸宣言”,內容包括“台灣與中國不能永遠排除談判協商可能性,民進黨不排斥兩岸協議,但在中國民主化前,台灣無法與中國進行政治談判。”賴怡忠認為,與中國的互動重點在於建立一個“可操作模式”的互動,不是發表什麼宣言,民進黨的問題在於,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這套“可操作模式”。

  賴怡忠說,馬英九第一任期不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自認為台灣是一個地區,兩岸兩個地區,因此被稱為“馬區長”;過去四年犧牲“主權”,向中國靠攏,換取經濟利益,台灣的經濟依舊沒有起色,中國還是在政治上步步進逼,往統一方向邁進,台灣要維持現狀愈來愈岌岌可危。

  賴怡忠指出,從去年開始,馬英九總算開始論述“中華民國”的存在性,即使他沒說出台獨,但卻一直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而且明確拒絕中方倡議的政治對話。

  他分析,人民對台灣的“國家”認同愈來愈高,高達七成以上民眾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也有七、八成的民眾自認是台灣人,雖然這不是直接的台獨,卻是一種隱而不顯的台獨呈現,呈現在文化、生活以及台灣主體性的認同。因此,有人斷言“台獨在台灣己經失去市場”不僅不正確,還與未來趨勢背道而馳。

  賴怡忠強調,民眾關切的是“國家”永續發展,重點不在於台灣從中國獨立出來的問題,而是確保台灣“主權”的完整獨立,沒有必要去說“台獨、建國沒有市場”這類的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