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文認為美中軍方不是需要互訪的場面更需要深入直接的溝通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中評社華盛頓4月9日電(記者 余東暉)對於美中軍方領導人在哈格爾訪華期間的言語交鋒,美國知名亞洲安全問題專家史文(Michael Swaine)對中評社指出,這種坦率開放的討論在某種程度上是好的,雙方不必假裝沒有分歧,但這是微妙的東西,誰也不要過分刺激對方。他強調,美中之間需要盡量多接觸、多對話,不只是高官互訪的場面,更需要深入坦率的溝通。
美國防長哈格爾在北京與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的會談,以及與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的會見,針鋒相對的氛圍與他在東京時美日之間的同聲同調,以及剛到青島時獲准參觀中國首艘航母的喜悅之情形成鮮明對比。常萬全要求美國不要姑息養奸,並強調中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不會妥協,不會退讓,不會交易”;范長龍會見哈格爾伊始,當著媒體的面就直言對哈格爾最近在夏威夷和東京的表態不滿意。哈格爾也在北京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美國與日本和菲律賓有安保條約,會履行安全承諾。為此西方媒體在報道時,紛紛使用了“爭吵”、“正面交鋒”等標題。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史文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種坦率開放的討論在某種程度上是好的,雙方不必假裝沒有分歧,但這是微妙的東西,誰也不要過分刺激對方。他說,軍方領導人說話比較容易直言不諱,尤其是中國軍方領導人在回答外交問題時不那麼圓滑老到,會直接說出自己對中國國家利益的看法,相比之下美國軍方領導人更有經驗,說話也會更謹慎一些。他指出,雖然雙方有些言語交鋒,但不應該分散人們對直接溝通重要性的注意力,誰都不想因為言語上的不同而犧牲重要的美中軍事關係。
史文分析,哈格爾此行是試圖擺平衡。一方面要讓日本安心,如果中國先動武,美國會支持日本;但另一方面,美國也不願意做一些事情,讓日本或其它盟友領導人更大膽冒險,來回擊他們認為中國更強硬的行為。美日分析家對問題的性質有共識,但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未必有共識。哈格爾試圖展示其對日本的信心與支持,但也試圖不過分對中國表達擔憂,但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對問題的源頭確實存在明顯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