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登及。(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6月3日電(記者 季節)儘管澳大利亞經濟長期依賴中國市場,近日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國防部長彼得.達頓(Peter Dutton)等都明示、暗示未來兩岸如果發生軍事衝突,澳大利亞可能介入,被中國大陸回嗆。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接受中評社專訪分析,澳大利亞政治人物之所以一再發表這類對大陸強硬的言論,主要有3種可能原因。而歷史上澳大利亞一向對於亞洲崛起的非白人國家有很大戒心。
張登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政治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曾任台灣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所助理教授、國際關係學會財務長、中國政治學會(台北)秘書長,現任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也是國際關係學會的副會長。
張登及分析,首先從個人因素看,莫里森屬於右派,達頓也是保守派、鷹派,過去十幾年來在歐美許多國家具有排外民粹思維的右派和保守派紛紛興起,包括美國共和黨內的茶黨以及英國保守派的一部分人,主要是因為全球化過程中某些人有失落感,因此排外、排斥對外國開放的政策,澳大利亞也不例外,雖然這些主張未必能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但許多選民還是深信不疑,就像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明明是大地產商,怎麼可能作為勞動階層代表,但卻就被拱出成為這種保守派的領袖,且獲得民眾支持。
其次張登及指出,澳大利亞是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方聯盟”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希望透過激烈的言論,引起其他國家的重視,雖然這樣做很難因此獲得具體利益,但主要尋求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依附於超級強國的羽翼之下,並以參加這樣的集團,墊高自己對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然而真的要澳大利亞參加對大陸的硬性對抗,不管從人口或軍力看實力都不在同一等級。
儘管澳大利亞因為和大陸對抗,導致原本銷往大陸的龍蝦、紅酒遭抵制,但大陸仍因為工業發展需要持續買澳大利亞的鐵礦,因此澳方保守派老神在在的認為,就算因為與大陸的對抗導致雙方斷絕高層互動,但在事關工業發展的品項,陸方不至於會制裁,合約仍會正常屢行。
最後張登及點出,澳大利亞在這四個國家中,白人至上主義是最活躍的,既沒有美國和印度多民族的背景,也沒有日本戰敗的警惕,所謂政治人物向原住民致歉只是一種表演,白澳政策的心態依舊非常普遍,從文化心態上講,對有色人種還是看不上的。尤其澳大利亞國內地廣人稀,人口才跟台灣差不多,近年當地亞裔移民日增,且許多扮演重要的經濟角色,原本澳大利亞就有歧視思維的根源,加上優越感與如今產生的不安全感,因此對於華人移民在當地的活躍,採取防禦性看法,認為是一種滲透,且導致白人社會被稀釋,因此讓政治人物和政黨更容易右傾,連原本左派的前總理陸克文也轉而變得更支持對中國採取制衡立場。
張登及還說,因此歷史上澳大利亞一向對於亞洲崛起的非白人國家有很大戒心,過往就曾對日本、印尼保持警戒,對來自印尼的移民也採取較不友好的政策。而且歷史上二戰時日本也希望攻下澳大利亞,因此澳大利亞也對於亞洲強權擴張充滿疑慮,擔心大陸在東盟勢力越來越大,是否走日本的路線,雖然顯然過濾了。此外南太平洋島國被澳大利亞視為勢力範圍,因此也不樂見華人在當地的活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