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唐永紅:自貿區建設昭示中國經濟發展方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0-28 00:37:53


自由經貿區可以帶動其服務區域與腹地經濟發展,這正是世界上眾多經濟體設立自由經貿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特約作者 唐永紅)自由經貿區建設昭示中國經濟發展方向與前景:

  一、中國大陸經濟進一步發展需要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需要經貿活動自由化。眾所周知,中國大陸經濟近30年來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來源於基於發展理念轉變而來的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特別是對外開放。中國大陸自1949年來經過長達30年的經濟發展道路探索,認識到現實世界中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人普遍還是利己主義優先的,並具有天生的惰性(雷鋒式的利他主義與自覺境界,只是個別少數,並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決定基於自利優先的理性經濟人假設轉變發展模式,著手進行從計劃經濟體制機制向市場經濟體制機制的改革,把人的利己主義內生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素。但體制機制改革必然面臨既得利益者的反對,需要尋求各方基本上都能接受的突破路徑。

  與此同時,當時一窮二白的經濟發展又缺乏必要的資本、技術與管理要素,以及有效的內部市場需求支撐。因此中國大陸又不得不放棄保護主義,轉而尋求開放主義,著手進行從封閉經濟向開放經濟的轉型,以便一方面有助於善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另一方面有助於促進(倒逼)體制改革和市場競爭(適度的競爭壓力,可以增強尋求變化發展的動力;而沒有競爭,基本上會導致沒有競爭力)。以開放促改革與競爭,以改革、開放、競爭促發展,這是中國大陸60餘年來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經驗。

  而當前的中國大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確實需要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一方面,近30多年來中國大陸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因為體制的不完善(如權力進入了市場)衍生了權力腐化與貧富分化等諸多社會經濟問題,使得內需層面的有效需求不足,並危及社會穩定性。在外需衰退內需不足的情形下,經濟發展大幅度減速,幾近腰斬,經濟持續發展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中等收入陷進”。中國大陸需要通過進一步的體制改革,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從啞鈴形邁向橄欖形),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內需成長,提升有效需求,以增強經濟發展動能和社會穩定。

  另一方面,近20多年來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內在要求經貿活動自由化。經貿活動自由化在全球多邊層面(如WTO)、區域雙邊或多邊層面(如FTA)、單邊自主層面(如FTZ)深化發展,從早先的貨物貿易自由化邁向服務貿易自由化、產業投資自由化與金融活動自由化。這對中國大陸的對外開放程度(廣度與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形勢下的中國大陸經濟也需要借助進一步對外開放,特別是經貿活動自由化,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產業投資自由化、金融活動自由化,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動力,部分彌補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並以更加開放、自由的政策優勢來制勝國際競爭。當然,這些更加開放的自由化政策的推行,必然要求相應的體制改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