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堅能博士:內地與香港的科研合作已成為未來大趨勢。大公報圖 |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雖然互聯網在世界各地的使用率正日益增長,但不少偏遠地區仍未能享用上網服務。香港科技大學與內地技術公司一項最新科研成果獲國際認可,這項成果有利工程人員突破地理上的阻隔,為內地偏遠地區提供具成本效益的無線上網服務,實現資訊進村入戶的目標,改善數億人的生活。
香港科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年半前與內地華為技術合作,共同開發的兩項演算法今年初獲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列入802.22(WRAN)系統的國際標準。這次成果顯示香港技術在國際舞台的實力,亦把兩地的科研技術帶進新的領域。
與內地企業合作開發
香港媒體報道,負責計劃的科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劉堅能博士表示,新開發技術能有效地“搜尋”和“轉換”所需頻譜,無間斷地提供無線上網服務,亦不會影響現有使用者。“WRAN(無線區域網)利用VHF和UHF電視頻寬傳輸,有利於長距離約五十公里的無線播送。方式類似目前香港接收電視的方法,服務供應商營運在特定位置興建基站,而每個家庭安裝接收器便可利用無線技術。在個別地區中,VHF/UHF頻譜的平均使用率少於百分之三十,其餘大部分時間也是空置的。”
“現在內地能提供上網服務的主要集中沿海城市,部分偏遠地區人口密度低,如果拉線到每家每戶提供上網服務成本很貴,部分連拉電話線也存在困難。WRAN為這些地區提供無線上網服務,農村和半鄉村地區的對外通訊便能打通。”劉堅能稱,WRAN將能改善偏遠地區的對外通訊,加拿大及美國中部已提出引入WRAN技術。
WRAN應用認知無線電
WRAN為認知無線電中一個主要商業應用,○五年五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表的《科技評論》中,把認知無線電列為“改變世界的十項新興科技”之一。不少分析認為,認知無線電擁有龐大市場的潛力,不久將來會以“雷霆萬鈞之勢”進入商業領域。劉堅能說,目前世界各地對認知無線電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其中美國、德國、韓國及中國內地,曾就認知無線電技術發表研究報告,至今仍未有任何一個地方擁有特別領先優勢。他說,香港大約在兩至三年前開始發展認知無線電技術,香港與內地互相配合有助提升更高競爭力。
從事科研開發最重要是人才和經費兩方面,劉堅能指出,兩地合作將會成為日後發展的大趨勢,發揮優勢互補作用。“內地科研公司期望與具國際水平的大學合作,香港的優勢在於人才方面,過去香港的大學經常就不同範疇進行前期研究工作;內地公司則擁有資金,以及對市場及產品了解,雙方合作由內地公司出錢、香港提供人才,把學術機構的科研成果,應用為實際系統。”
香港的大學科研成果一直被指實用性不足,大部分貢獻只源自商業機構。劉堅能則認為,多年來香港的大學與商業機構存在技術轉移的差距,令成果未能在商業領域上發揚光大。“香港公司需要大學將研究成果產品化,但這部分對大學而言沒有學術價值亦甚費工夫。以手提電話為例,香港廠商不會自行研製晶片,很多時候從外面購入‘現成’晶片裝嵌,即使大學完成了前期研究,亦不會把技術轉化入製成品中。相反,內地公司本身已設有研究隊伍,能把大學的開發成果產品化,兩方面可謂一拍即合。”
從事科研技術開發,除了人才、資金及儀器,整個研究方向亦是重要一環。劉堅能認為,科研是長遠工作,不是一兩年間會有成果,更不是每個項目投資一元都能取回一元的回報,但只要有個項目“跑出來”,所帶來的回報是難以估計。“政府應定大發展方向,其中較典型例子是韓國,九五年韓國仍未有CDMA技術,當年韓國政府定位發展CDMA技術,短短三年間Samsung在美國市場佔據第三位。”劉堅能稱,科大已視認知無線電為長遠研究方向,並制定了長達二十年的研究計劃,而WRAN將會是其中一項研究重點。
創新成果獲國際認同
對科研人員而言,最大的成功感莫過於成果能改善人類生活。參與無線電研究超過十五年,這次劉堅能與另外四名教授帶領十五名學生組成科研隊伍,憑創新研究成果為世界無線電技術作出重大貢獻。“今次的研究能取得成果,顯示香港技術已達至國際水平,改變了(香港科研成果)難以與國際接軌的觀念。在過程中,心情是忐忑不安,因為列入標準需要取得學會的七成半成員支持,而教授及學生都屬兼職性質,經過今次機會,大家都獲益不少,更了解整個制定標準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