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從兩名大學生“村官”被辭退談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6 10:31:09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澳門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從兩名大學生‘村官’被辭退談起”的社論表示,近日安徽省鳳陽縣招聘的第一批大學生“村官”中,有兩名大學生因在一年試用期內經常不到所在村工作,長期脫崗,年度考核不合格,被當地政府辭退。大學生“村官”固然受到歡迎,但如果有人違反聘用合同、考核不合格,一樣要被辭退。這就說明,加強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生的職業道德敎育很有必要。 

  社論說,招聘村委會名譽科技副主任是鳳陽縣加快新農村建設實施的一項“人才引進”戰略,這項工作從二○○六年七月開始進行,至今已招聘了兩屆大學畢業的“村官”,目前留任的有五十六位。鳳陽縣委、縣政府專門制發了《關於選拔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實施意見》和《鳳陽縣村委會名譽科技副主任管理辦法》。 

  一年來,通過考核發現,大部分村委會名譽科技副主任都能按照規定的崗位職責要求工作,受到了幹部群衆的好評。但是,也有極少數的村委會名譽科技副主任對自己要求不嚴。據鳳陽縣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經過筆試、面試,大學生張英夫、秦超分別被聘為板橋鎭陳灣村和武店鎭靈泉村村委會名譽科技副主任。 

  但是一年試用期期間,兩人長期脫崗,違反聘用合同第七條第二項第一款“連續曠工超過十個工作日或者一年內累計曠工超過二十個工作日”的規定。因此,所在鄕鎭政府報縣人事部門同意,決定將他們辭退。 

  社論指出,中國政府正加大對農村政策和資金投入,有組織地輸送大批大中專畢業生投身農村,改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結構。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擔任村幹部,是繼推行村黨支書、村委主任“一肩挑”和選派幹部到農村幫助工作之後,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所採取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從二○○六年開始,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爭取用三到五年時間基本實現全國每村至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的目標。在此政策指導下,中國很多城市開始有組織地輸送大中專畢業生投身廣大農村。 

  作為啟動幹部隊伍的具體措施之一,“一村一大學生”計劃,透過公開招聘,招募村務專職工作者(含社區專職工作者)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到大學生的“追捧”。 

  近年來,中國城市就業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把目光投向農村。與歷史上知識分子下農村高潮有很大不同,本次大學生的下鄕具有相當多的實際利益色彩。 

  到農村去當“村官”固是一個鍛煉的機會,也可以在考公務員方面佔得一些先機。故不論是從國家需要或是個人前途考量,到農村去當“村官”的高校畢業生,都是鍛煉的好機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社論認為,像鳳陽縣那兩個長期脫崗的大學生,隨隨便便,愛來就來,愛走就走,完全不負責任,令到鄕下的農民失望,就會將自己的誠信和職業道德踐踏殆盡。 

  社論說,中國正在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本質上說,現在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是去就業,不是去接受“再敎育”,這就充分體現了知識、文化的本身價値,大學生的工作和貢獻是一定會受到農民的歡迎和尊重的。 

  九億中國農民的生活已由吃飽穿暖向富裕文明進步。中國廣大農村正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鄕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健康發展。 

  社論指出,村民如今最關心的事已經不再是“包產到戶”、“吃飽肚子”,而是如何找到最適合致富新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學生是可以在農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到農村的大學生應該不尙空言,紮實工作,為自己的人生譜寫新的篇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