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銀行娃娃持股始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5 11:36:01  


  “我們也聽說了北京銀行‘娃娃股東’的爭論。”9月16日,85歲的劉振(化名)表示。劉老的老伴用玻璃罐頭瓶親手為來訪的記者倒上了杯白開水。 

  一套60多平米的二居室就是兩位老人安享晚年的住所。“我們會經常去孩子那裏住住。”劉振說。 

  走在街頭,很多人可能都會將二老看作是安享晚年的退休幹部,但是沒人會將他們同身家千萬的富翁聯繫在一起。兩位老人共持有北京銀行(601169.SH)近70萬股份,按照目前北京銀行的股價,二老身家超過了1400萬。 

  而二老的兩個女兒,及其兩個外孫都持有北京銀行的股份,其中現年22歲的小外孫持有北京銀行約40萬股,23歲的大外孫約持有北京銀行15萬股。10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北京銀行股東中出現了上千名“娃娃”股東,這些股東在1997年北京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時均未成年。劉振的兩個外孫亦屬於此列。 

  10月10日,北京銀行針對報道發佈了澄清公告,指媒體上述結論有誤,並承認該行確實存在未年成人股東的情況,主要由歷史原因造成。公告稱,在北京銀行IPO前股東中未成年的自然人股東共有84人,其中67人是由信用社股東直接轉為北京銀行股東。劉振一家三代人的持股正是屬於這種情況。 

  ●一家三代人持股 

  劉振是個“老銀行”,“我從1949年開始工作時就在銀行工作。”劉振回憶,“直到1988年68歲才退休,前後在銀行系統工作了39年。” 

  劉振先後在人民銀行、工商銀行工作過,退休時是高級會計師職稱。“退休了我們也閒不住,當時人民銀行鼓勵做城市信用社,信用社就是縮小的銀行,我們一共三個人都是高級職稱,業務上也很熟悉,就準備發起成立城市信用社。” 

  當時城市信用社屬於新生事物,“當時我們到處求人入股,入點吧,入點吧。最後湊了二三十萬塊。那個時候單位入股、個人入股也好,都是出於幫忙的性質。”劉振介紹。 

  劉振介紹,他當時在銀行負責外勤,主要是做部委和大的國有企業的現金管理,檢查單位的現金執行情況,所以和單位的財務部比較熟悉。“而且我當時就沒有吃過這些單位的飯,所以這些單位對我很尊敬,關係也很好。所以在做信用社的時候這些單位都很支持,最初發起人就是附近的五家單位。” 

  “你是發起人,你得有招股的號召力。中央單位你都拉了點股,那你自家呢,你得盡全力,這樣才能表現大家心系在一起了。”劉振表示,“我們家所有的家屬都入了股,說明我們家裏都盡力了,對信用社是個體面的事情。”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劉振及其家人都入股了信用社。“當時我們的孩子都工作了,也拿了點出來。” 

  劉振的老伴解釋,後來入股寫外孫的名字只是為了以後給孩子們讀書提供一些資助。 

  劉振老伴介紹,當時也有其他成立信用社的熟人來拉他們入股的。“最早成立的是沙灘信用社,熟人來了三次,希望我們入股,我跟孩子們說,我們湊湊幫助沙灘信用社入股。最後湊了500塊錢。” 

  由於都是老銀行的人在經營,並且和周邊的機關企業都很熟,劉振參與創辦的信用社經營得非常順利。“當時信用社還沒開張呢,幾百萬的存款就進來。那個時候利差也比較高,國債年息14.5%,也比較好幹。後來信用社發展到幾千萬塊存款,效益就比較好了。”劉振回憶。 

  劉振表示,“開始的時候,誰入股信用社是對我工作的支持。信用社好起來後,我們是希望員工收入與單位效益掛鈎,增加員工的積極性。” 

  正是基於這一原則,劉振所在信用社實施了全員持股,根據員工入社的時間分配不同的持股數量,當時50多名員工都參與持股。 

  1997年,劉振所在信用社與北京市其他89家城市信用社一起合併成立北京城市合作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劉振所在信用社經清產核資後,淨資產在90家城市信用社中排在前5位。 

  劉振介紹,最後清算時,信用社的原始股的股東權益漲了28倍。而在此前8年的經營中,信用社每年都有分紅,併入合作銀行前最後一次發放的股息是10.38元/股。“早知道(上市),當初的股息還不如都折入股了。那時候折入股,現在更了不得。”劉振說。 

  劉振不願透露其一家三代人在北京銀行的持股金額。但據他估計,在經歷多次增股、送紅股、上市之後,如今他們一家帳上所顯示的持股金額相比當初的原始投入已增值近千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