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明報:盛極須防泡沫爆 未雨綢繆免受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8 11:08:45  


  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電/香港股市屢創新高,上周五更是首次以超越3萬點大關的高位收市。香港明報今日發表社評表示,經歷過87年股災和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港人,面對“好日子”再現,不但要保持平常心與風險意識,更應從較為廣闊的經濟層面,看待目前股市狂升和資產泡沫化,為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金融基建方面多下工夫,更要為香港經濟保持較長的穩定成長期尋求新的增長方式,盡量減低國際經濟衰極而盛、盛極而衰的周期循環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股市暢旺,吸引資金大量流入,聯繫匯率頻受衝擊。由於美元匯價疲不能興,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貨幣日漸轉強,各國政府必須在本身貨幣升值和通脹高企之間作出選擇。目前多數國家和地區選擇讓本身貨幣升值,避免通脹加劇。香港由於受制於聯匯制度,只能被迫選擇輸入通脹的做法。

  香港今年首9個月的平均按年通脹升幅為1.5%,若加上政府寬減差餉和2月份公屋免租的影響,這9個月的基本通脹率已達2.5%。在人民幣升值和美元持續偏弱的雙重壓力下,香港的通脹情勢必惡化。如此,一方面市民日常生活開支大增,實質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則可能帶來營商成本和價格互相追逐的惡性循環,妨礙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社評指出,到目前為止,政府防範通脹惡化的措施不多,不過,股市暢旺,經濟向好,自然令庫房水浸。財政司長曾俊華日前在立法會上預計,本年度印花稅收入,會因為股市暢旺而較預期為高,加上大筆賣地收入,估計本年度財政盈餘可達500億元,超出原來預期的250億元。從以往經驗看,若政府估計盈餘500億元,實際的數字可能遠超於此。無論如何,政府多錢必勝於沒錢,關鍵是這些盈餘如何用在刀口上,尤其是要起到既還富於民,又能為香港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作用;未來在應付通脹嚴重惡化方面,這些盈餘亦可派用場。

  此外,若國際資金利用香港市場沽美元,再透過買入港元來吸納國企 股等內地資產,賭人民幣大幅升值,金管局恐怕不得不考慮,長期干預匯市對金融穩定的影響。至於對投資泡沫造成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政府亦不可掉以輕心。

  運輸及房屋局近日公布的私人住宅供應統計顯示,今年首3季私人住宅落成量僅4400個,較去年同期急跌64%,預期今年整體私樓落成量只有1萬個,是自83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新低。今年第3季一手市場的現樓貨尾有1.3萬個,較第一季的1.9萬個大幅減少6000個,跌幅達32%。

  社評認為,資產泡沫化持續、通脹重燃,以及整體樓市供不應求,這些因素結合後,必將刺激未來地價和樓價大幅上升。股市、匯市、樓市的最新變化,究竟會對香港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有何影響,政府必須密切關注,及早想出對策。

  回到股市看問題,由於擔心美國次按問題惡化,導致當地經濟衰退,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儲局將於10月30日的會議上宣布減息半厘,減息消息迅即成為美股的“救市英雄”。若聯儲局減息四分之一厘,市場情緒會否因此出現逆轉,值得留意。

  曾俊華日前告誡小投資者量力而為,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亦警告投資者要審慎行事,這是因為美國面臨經濟衰退的危機,而內地股市調整則是早晚的事。香港股民見慣大風浪,但股市熾熱,新股民大增,其中包括較低收入及年輕的一群,他們會否把政府官員的提醒聽進去,懂得在股市知所進退?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須為市場情緒一旦逆轉,股市泡沫可能爆破而對香港經濟產生衝擊,早早準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