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匯報:加強食品抽檢 堵塞安全漏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8 10:47:39  


  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論,食物安全中心昨日公布,一款“梅林牌紅燒排骨”及一款“梅林牌午餐肉”,分別驗出微量硝基甼喃代謝物及孔雀石 綠,入口批次牽涉逾3萬罐。我們認為,雖然這些罐頭的有害物質含量不高,但市民長期服用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今次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對有問題罐頭的抽查或檢 驗,較新加坡遲3個多月,表現得後知後覺,未能及時阻止有問題罐頭在市面出售。當局應吸取教訓,加強對食品有害物質的規範和監管,主動增加抽查次數。同 時,鑑於現時很多有害物質仍未加進《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的附表,令有關當局不能強制回收問題食品。政府應盡快檢討完善有關條例,減少執法方面的困難,提 升本港食物的安全系數。 

  午餐肉是市民經常食用的罐頭食物,更是不少食肆必備的食材。這些食品被驗出含有致癌物質硝基甼喃和 孔雀石綠,自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雖然當局表示兩種化學物的含量甚低,正常服用問題不大,然而,長者及免疫力低的人士,如果長期進食這些含有致癌物質的食 品,患癌機會將大增。還應看到,導致這些罐頭食物含致癌物的原因,很可能是源於豬隻的飼料、食水或飼養環境受污染所致。這意味著其他進口副食品同樣有受污 染的可能。因此,政府應加強抽查類似的食品及進口食品的檢驗,防止有問題的罐頭流入本港。 

  今年8月,新加坡已驗出梅林牌罐頭懷疑含有致癌成份。11月下旬,加拿大檢查局亦宣布退回全部罐 頭。上海市政府在發現問題後,亦馬上禁止有關牌子罐頭出口。然而,本港在得悉有關信息後,行動遲緩,直至問題越鬧越大,才醒覺要抽查有關罐頭。這種狀況, 今後應該避免。食物安全中心除了在外國發現問題後須立即檢驗相關食品外,還應主動抽檢進口食品,加強堵塞食品安全漏洞,保障市民健康。 

  近年來,由於水土和大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產生不少新的有害物質。而在食物加工過程中,為達到添加 色澤、防腐的目的,又往往使用不同種類的食品添加劑,其中不少都含有有害成份。針對有害物質“日新月異”,本港的規管名冊亦應與時俱進。由於現時很多國際 上已規管的有害物質,都不包括在本港《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的附表內,令到當局缺乏強制性規管及回收含有關食品的權力,直接削弱本港抵禦有害食品的能力。 這也暴露本港食物安全的規管標準仍未跟得上國際先進水平。因此,當局必須盡快扭轉食物安全監管的落後局面,針對環境改變和市民的健康需要,全面檢討現時的 食物安全標準,使之符合國際水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