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據新華社消息,在港深邊界的河套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近日開幕。
這一占地數百平方米的機構,附設的生物樣本庫可儲存40萬餘個組織、血液等生物樣本,將成為香港建設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加速器”:統籌各類公私營資源,為醫藥研發機構提供一站式臨床試驗支援平台,推動創新生物醫藥成果轉化。
在香港,生命科技領域的發展,既面向大眾,構建普惠而先進的醫療服務體系,也面向未來,以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生命科技未來產業,正在為香港高質量發展孕育出一個健康未來。
上下游融合的產業集群
1997年,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盧煜明從海外歸來,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當年,他發表一項有關“無創性產前診斷”的突破性研究。經過多年研發,該技術於2011年投入臨床,全球迄今已應用1億餘次,並拓展至癌症篩查領域。
去年6月,盧煜明帶領研究團隊,通過技術入股,與總部設於香港的生物科技企業Prenetics成立合資公司,期待降低多項癌症的早篩成本,惠及更多人。
在生命科技領域,香港擁有2個全球領先的醫學院、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眾多頂尖學者,是不少原創性技術的策源地,如噴鼻式新冠疫苗、針對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症的基因治療策略等。
針對該領域“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特點,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主動出招,推動成果落地:推出創新及科技基金,截至今年9月底已資助872個生物科技項目;成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旗下29所實驗室中的16所涉及生命健康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