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顔曼:成長路漫漫,同心橋更寬
http://www.CRNTT.com   2018-05-30 10:51:43


 
  2014年,我披上“巾幗文明崗”綬帶成為了海峽論壇服務小分隊的一員,負責驗證台外提供引導、咨詢服務。航班抵達,一位年邁的老人手裡拿著台胞證,帶著4個小女孩從遠處朝我走來,我立馬上前引導:“老人家,您跟我來。”我一邊將他們引導至特別通道,一邊好奇地問道:“您這是自個兒來的嗎,來看親戚的嗎?”“我兒子也來,這4個是我的孫女,一會還要轉機去山東,帶她們到老家看看黃河、孔廟。”老人家透露著慈祥的微笑。“您這身子骨看著還挺健朗的。”我拉開通道圍欄,示意前台檢查員給予禮遇。“快90歲了,趁著現在還走得動,帶兒孫們回來認認祖,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根,知道自己回家的路。”“是啊,現在回家也方便多了。”通關後,老人家連連稱讚通關速度快,服務好,和他十幾年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5年,我開始承擔起每周定期與廈門人民廣播電台“閩南之聲”欄目連線的工作,為兩岸同胞播報口岸最新航班動態、通關事宜以及邊檢相關法律法規等,讓廣大出入境旅客可以提前了解相關信息,提升出行效率。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服務同胞不再局限於驗證台內,而還可以通過更多的形式傳遞真情。這也包括我們為急需幫助的台胞開設的生命救助“綠色通道”。記得正是這一年的海峽論壇期間,我們接到了廈門市紅十字協會的來函,一位吳姓台胞因患腦溢血急需從機場返台接受治療。接獲通知後,當班領導迅速開啟綠色通道,指派我與另一名民警第一時間趕往機坪為病患及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等5人辦理相關出境手續。到達機坪後,我與同事積極與相關口岸部門保持聯繫,提前做好各方準備,在醫護車到達後,快速準確地完成旅客的出境查驗,保障了該患者及時赴台接受治療。其實像這樣的綠色通道服務還有很多很多,從2012年以來我們隊就為不下20名台灣同胞開通了醫療救助綠色通道,用我們專業的服務為患者搭起了一座生命之橋。

  不難發現,海峽論壇的舉辦不僅僅是關注老一輩的尋根謁祖,而在兩岸的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在逐漸展開更廣泛的學習交流,特別是對兩岸青年的關注與發展上。隨著海峽論壇的深入舉辦,兩岸青年交流也呈現蓬勃發展,交流規模不斷擴大,往來的人數和項目也在增長,持學習簽注往返兩地的台灣青年與大陸學子也在逐年增加,各類赴台學習交流團、訪問團在旅遊團中開始占有不小比例,除此以外,來廈投資、創業、安居的年輕台同也在日漸增多。面對這些新形勢、新局面,作為服務往來同胞的邊檢人,我們的服務也在不斷的追求新突破、新發展。隨著金門對大陸居民赴金旅遊實施落地簽;台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開始實行卡式台胞證以及繼續開發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游等多項惠及兩岸同胞出入境便利政策的出台,我們邊檢人也積極開動腦筋,通過印發出入境指南、舉辦品牌推介會、開通微信公眾號等多個渠道加強政策宣傳,並於2017年相繼在空港、海港試點實行入境、出境自助通關,極大的適應了兩岸人員頻繁往來的龐大需求,提升了旅客的通關效率,充分體現了大陸便利台灣同胞的善意。

  2018年,即將迎來第十屆海峽論壇的舉辦,回顧過去的九年,海峽論壇作為兩岸民間最大的交流互動平台,已逐漸成為了一座溝通兩岸同胞心靈的橋梁,而我作為一名廈門人、一名邊檢人,也有幸成為了參與其中的一員,既見證了血濃於水的海峽情,也深深體會到了祖國的日益強盛、開放帶給兩岸同胞的福祉。相信未來,這座通“心”橋會在兩岸關係中深深築牢,邊檢人也會以更加“人本、專業、安全”的服務理念迎接兩岸同胞,營造自信開放、親和體恤的職業文化,讓兩岸同胞的心越走越近、情越來越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