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評論員 彭念)近期,“一帶一路”建設捷報頻傳。先是緬甸成立“一帶一路”實施委員會,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在緬甸落地生根。緊接著,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宣布其將出席今年4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掃東鐵等中資項目在馬遇阻的頽勢。近日,意大利總理孔特高調表態意將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意大利將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國集團(G7)國家及歐盟創始國。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並實施以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質疑和攻擊就未曾中斷。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一帶一路”,甚至還故意抹黑“一帶一路”,試圖使“一帶一路”半路夭折。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一帶一路”也曾遭遇過一系列挑戰、經受過一系列挫折。
然而,“一帶一路”並沒有在西方國家的懷疑聲中消失匿跡。相反,“一帶一路”建設還不斷取得新進展,顯示出蓬勃發展的新態勢。這一方面得益於“一帶一路”集聚發展和合作共贏的本質;另一方面也是沿線國對“一帶一路”認識加深的必然結果。
針對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諸多質疑,尤其是中國借助“一帶一路”實現政治目的,甚至是建立中國主導的地區秩序,中國一再強調“一帶一路”始終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聚焦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並尋求與沿線國實現合作雙贏的最佳局面。換言之,“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說了算的政治工具。相反,“一帶一路”將與沿線國的實際需求有效對接,最大化雙方的共同利益,並在此基礎上共享發展成果。
中國不僅給予口頭上的承諾,還在實際推進“一帶一路”過程中積極踐行這些承諾。比如,中國通過與緬甸協商,充分照顧緬方利益,成功簽署共建中緬經濟走廊及皎漂經濟特區協議。再比如,暫時停建的馬來西亞東鐵項目目前也處於協商過程中。中國對馬所提出的高額債務以及超過馬實際需求等訴求也充分理解。正是基於這些相互理解,一些遇阻的合作項目已經重新煥發出生機。
中國的承諾和實際行動也使得一些對“一帶一路”存有疑慮的國家重新認識“一帶一路”,並積極看待“一帶一路”對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意大利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實際上,在意大利決定加入“一帶一路”之前,一些歐洲國家,比如波蘭和立陶宛等渲染中國間諜及中國威脅論,凸顯出歐洲對中國投資進入歐洲市場的疑慮和抵觸。在這種普遍懷疑“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意大利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但這種基於主觀想象基礎上的臆斷不僅無法持續,還會使歐洲國家錯失與中國合作的機會。正因如此,意大利希望抓住“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促進自身發展。正如意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傑拉奇所言:“加深與中國的合作,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利多,意大利能在產品出口、簽署合約及獲取訂單方面享有更多自由。”與此同時,中國也能借助意大利打入歐洲最富有的市場。因此,中意共建“一帶一路”是雙贏之舉,也必將對其他歐洲國家重新認識“一帶一路”及參與“一帶一路”提供活生生的範例,吸引更多歐洲國家加入“一帶一路”的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