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國宣布單方面對歐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實行免簽證政策,對美國等國家單方面開放金融市場。這充分說明中國對外開放是真誠的,同時也是充滿自信的。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指責中國拒絕開放市場。中國以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不僅全面開放貨物貿易市場,而且開放服務貿易市場。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的開放是全面開放。中國歡迎世界各國的朋友。
對外開放政策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核心內容。單邊對外開放政策,則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後又一次解放思想的結果。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但是,如何對外開放,存在爭論。不論是從中國近代史來看,還是從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對外開放的結果來看,如果忽視對中國主權的保護,對外開放有可能會出現巨大的機會成本。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強調“以市場換技術”,期望借助於中國龐大的市場,換取西方國家的技術、資本和管理經驗,通過發展加工產業,解決勞動者就業問題。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就已經打下了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實現了中國工業的升級換代,改革開放使中國借助於國際市場,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實現了財富的增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改革開放之前的工業積累,還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市場換技術”,都只不過是為本世紀中國第二次改革開放奠定基礎。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依靠艱苦奮鬥,初步實現了工業化。改革開放初期,由於中國缺乏對外開放經驗,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市場換技術”,表面上看是合同行為,遵守了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但是,由於中國在技術、資本、管理經驗方面,求助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因此,中國市場開放,實際上是“單邊”開放。換句話說,中國向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放市場,以換取他們的技術,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否向中國轉讓先進的技術,衹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這種單邊開放所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中國國內家電市場幾乎所有主要品牌都來自於外國企業或者合資企業,中國家用汽車絕大多數都是由合資工廠製造的。中國市場日用消費品絕大多數是外國品牌。中國單邊開放所帶來的嚴重後果,甚至連一些支持對外開放的決策者都感到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