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市場,外商投資企業由疫情初期的等待觀望轉換為此後的增資擴資,寶馬、戴姆勒、西門子、豐田、LG、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一大批大項目在華增資擴產。
例如去年8月26日,全球生物醫藥巨頭德國拜耳集團宣佈啟動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提升項目,以滿足中國市場未來對拜耳高品質藥品的進一步需求,該項目投資金額超過5000萬歐元。特斯拉在進一步擴大上海工廠的產能,沃爾瑪則已開始對武漢的巨額投資。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中國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的擴散,隨即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並且堅持不懈同時做好防控疫情和促進經濟發展工作,從而使中國進一步發揮了“世界工廠”的作用。與此相比,歐美日等國由於疫情控制不力,連續遭遇疫情反彈,去年9月至今歐洲和美國依然是疫情重災區,客觀上中國成了全球資本的避風港。尤其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儘管擁有全世界最雄厚的醫療資源,卻打爛了一手好牌,在抗疫中表現得一無是處,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處於全球遙遙領先的地位,並還在如此關鍵的時刻一再無端指責和攻擊世界衛生組織,最終悍然退出了該組織,如此南轅北轍的行徑令全球側目。再加上反種族主義騷亂曠日持久,國內長期處於動亂狀況,這當然使各國投資者望而卻步,因此將吸引外資頭號大國的桂冠拱手相讓予中國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但去年中國超越美國也許是一個特例,因為畢竟中國距離美國曾經達到的峰值水準還有很大差距。
此外,2020年中國利用外資在一季度受到重挫之後,出台了有力的穩外資措施,不斷擴大行業開放,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增加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加快外資大項目落地,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疫情期間外資招商不停歇,創新了雲招商和線上招商等方式。
去年中國引資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67.7億元,增長13.9%,占比77.7%。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8.5%,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電子商務服務、資訊服務分別增長78.8%、52.7%、15.1%和11.6%。
疫情期間中國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外資占比繼續提高,說明中國高品質利用外資和外資促進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工作持續見效,體現了中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趨勢。這一方面是中國政府規劃引導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鼓勵外資進入高端製造業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外資跨國企業根據經營成本、產生效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多種因素進行全球投資佈局的結果。
此外,中國外資主要來源地也保持穩定。對華投資前15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增長6.4%,占比98%,其中荷蘭、英國分別增長達47.6%、30.7%之多。
|